如果不是父亲,许树柴可能已经成为一名“兵哥哥”。当时许树柴已经被提前批军事院校录取了,父亲却想办法帮他改报了医学专业。就这样,许树柴成为了湖北中医学院针灸骨伤系的一名医学生,年毕业后的他医院从事临床及医政管理工作。工作闲暇许树柴开始准备考研并开始写一些学术文章。由此,开始了他开挂的人生。
学霸中的学霸以文章亮剑都说医学生不易,学制长、教材多、课本厚,硕博连读那都不是事儿……辛辛苦苦毕了业,通过执业医师考试也只是第一步,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再到主任医师,所以说学医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医学生比一般人来说真是不折不扣的学霸了。而许树柴应该算是学霸中的学霸了。
医院写文章最多的医生,不是之一,肯定是最多。
许树柴及其团队成员说起写文章,许树柴是信心满满,他公开发表的作品有篇左右,其中文核心及SCI文章多篇。不仅有学术论文,早期还包括给一些报刊撰写专栏,有稿费的那种。
最开始许树柴写作的主题多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面的内容,另外有一些美国对中国传统医学看法文章的编译。
做翻译,这种最快,那时候资讯没有这么发达,我英文还马虎,我就翻译并编辑了很多文章发表,还曾在西医内科核心期刊首页发表过。因为会写文章,他用4年半的时间,医院用时最短的、第一位免试的主治医师。同时,在年,他顺利进入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为骨伤科的一名研究生。
在研究生期间,他不仅自己笔耕不辍,还鼓励组织同学一起做翻译,接专业杂志的活,写文章。那时候大家都穷,这也成为他们“赚外快”的重要手段。但是,这些文章带给许树柴的绝不仅是稿酬,还成为了他人生中重要的敲门砖和武器。
年,广东省开始有了第一批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标准自然是发表文章、比赛成果等。当时许树柴一个人的文章可以“秒杀”一个研究生系,于是他顺理成章成为了全省仅有的2个一等奖获得者其中之一。带着这些羡煞旁人的“装备”,年研究生毕业找工作的时候,许树柴拿到了4家单位的offer。
许树柴的学霸气质好像成功地遗传给了女儿。女儿雯雯今年以广东省理科综合测评排名第9名,高考理科裸分分的优异成绩,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录取,并且获得入学奖学金和博文奖学金。
许树柴与家人从“内科佬”到行走的骨科“百科全书”本科学中医针灸学的他想转型学骨科,基本上算是从内科到外科的跨界,难度可想而知。许树柴笑着回忆道——
当时,研究生导师说我是‘内科佬’,怕我的基础不扎实。
于是,年开始他去了当时骨科比较领先的上海交通大医院进修一整年。后又先后至德国汉堡ENDO-KLINIK人工关节中心,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北医三院运动医学所)、等进修学习,把学霸精神进行到底。但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骨科医生,光说不练肯定是假把式,光会写文章肯定是不够的,不仅要会“耍笔”,还得要会“飞刀”。
年湖南一位19岁男孩病人因商场扶梯踩踏致右下肢电梯绞伤,先后在湖南某做了一次手术,因为手术复杂失败,后又转至湖南另一医院做了两次手术都修复失败,主刀教授说“真尽力了,没办法”。但是病人同侧肢下膝关节及踝关节僵硬无活动度。诊断是“伴有胫骨平台骨折的陈旧性难复性僵硬性膝关节脱位”。因为在网上查到许树柴之前有做过相似病例转来就诊。
许树柴接手前第1次手术后
许树柴接手前第3次手术后
许树柴接到手也是很头疼,因为这位病人的情况异常复杂:有僵硬膝关节(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陈旧性膝关节脱位、骨折(胫骨平台等关节内骨折)、+ACL/PCL……等联合损伤(KD-V)、皮肤条件较差(膝关节周围四道术口,贴骨瘢痕组织)、踝关节融合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研究了目前国内外相关问题的各种治疗方案后,许树柴做出大胆的决策,制定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案——首先通过微创关节镜清理髌上囊及髌股关节获得约30度屈膝活动度,然后上好膝关节牵引Ilizalov外固定支架,进行缓慢的膝关节牵引撑开术,每天0.7mm。待膝关节有一定的间隙并软组织的顺应性之后,行切开复位,取钉,截骨矫形,再内固定及韧带重建等。术后随访,病人恢复了膝关节活动功能,准备当出租车司机。
谈到为什么他能处医院骨科都无法处理的疑难病例时,许树柴表示——医院分科太细太精,病情复杂病例,它同时涉及创伤科、关节外科、运动医学、四肢矫形及肢体牵张延长等多方面,要么聚齐这四方面的医生同时治疗,要么必须一个医生同时懂这些,这是相当困难的。
恰好许树柴之前进修过程中涵盖了这些方面,成了一个“复合型”骨科医生。像这种挑战一个骨科医生极限的病例并不少,他也多次在国内专业学术交流会上展示此类复杂病例的修复与重建。在今年的世界骨科会议上,会务组就专门给30分钟让他介绍自己钻研的独创性骨科手术术式“悬吊固定法治疗尺桡关节远端脱位”。
许树柴参加学术交流会
原来年轻的时候我讲课,有个别观众会嘘我,现在不会了。某些时候,他们还戏称我为骨科百科全书,好像问什么都懂。
通过这些经验积累,许树柴向同行证明了自己是“能文能武”的,发得了文章,动了得手术。
不会“绣花”的医生不是好骨科医生谈到骨科医生的必备品质,许树柴觉得要成为优秀的骨科医生首先要爱学习,这样的医生才能懂得更多,病人托付给他才能更加放心。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要心灵手巧。
在一般人眼里,骨科手术只是用“勾锤钻凿,钳拧钉撬”各种工具敲敲打打,将螺钉、钢板、钢针、钢丝简单地组合。
其实,手术中,骨科医生们需要避免对神经、肌腱、血管的损伤,这不仅要求足够的细心和耐心,更要求每一次切割、分离等操作都非常精确,有时甚至需要精确至毫米,否则术中失之毫厘,术后病人功能恢复也会差之千里。以关节置换手术为例,需要通过一道道工序精雕细琢后,让人工关节与患者自己的身体融为一体,从而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帮助患者重新获得行动自由。
许树柴坦承自己老家是农村的,所以从小培养起了很强的动手能力。这种能力让他在做手术时更加得心应手。
我是真的会种田,会插秧,会割谷,会挑担,会撑船,会犁地,还能做一点点裁缝。我能闭着眼睛把钮扣缝上。再比如我们科另外一个医生,他双手切菜可以切得飞起来。
许树柴是一个很热爱生活的人采访前一天,他就遇到一个病例,软骨碎成了十几块,其他人都觉得没办法了。但是许树柴却像绣花一样慢慢给他拼好了。因为手巧,他为较多运动员及教练做了骨折类手术。
除此之外,灵心巧手也使他的发明创造成为可能。目前他已享有3项医疗专利3个,拥有2种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并投入临床使用)。
许树柴在讲台上授课因此,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硕士生导师的他,除了告诉学生要多看书、学好英语外,还让他们在家要多做做家务,尤其是像修补家具、墙壁,通下水道等这些小事,做好这些事,就可以使自己主刀时有很好的本体反应及感觉。(许树柴说自己小孩在家里就必须要做家务)。
以梦为马归来仍是少年许树柴说虽然当初选择学医是糊里糊涂,但研究生读骨科专业是自己选的。因为他觉得骨科医生比较有成就感——治十个病人可能有八个病人真的好了,还有一个病人好一半,不好的不到一个,这种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对许树柴有莫大的吸引力。
他正在成为这样一个骨科医生。
许树柴病人赠送锦旗现在他已经是广州中医药医院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做过无数手术,救过无数病人,但是,他也表示,外科医生当到50岁,会越来越胆小,每每上台都会如履薄冰。在目前的中国,优秀的骨科大夫手术前除了具备优良的专业技巧外,需要考虑适应症、经济、社会、家属期望值、伦理等的平衡才行。
许树柴与病人及其家属采访时许树柴对专业的激情还洋溢言语间,仍然会反复念叨“做一个骨科医生还是成就感的”,说话的时候眼里仿佛还闪着年少的光彩,我想这大概就是梦想实现的样子吧。专家简介
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医院骨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硕士导师。擅长:各种严重的创伤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手术、交叉韧带关节镜下重建手术,骨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骨折脱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晚期的关节置换手术、特别是髋/膝人工关节返修手术。
内容转载自白癜风贫困公益援助白癜风治疗医院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