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尺神经损伤感染
尺神经损伤治疗
尺神经损伤饮食
尺神经损伤医院
尺神经损伤用药
尺神经损伤特征

仙人揉腹法,可治百病,无病强身,终于有图

“后天之气得先天之气,则生生而不息;先天之气得后天之气,始化化而不穷也。”

清?吴谦等《医宗金鉴》

▲北医院推拿理疗科主任付国兵,在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讲解仙人揉腹法。

  我刚刚从医的时候,就听民间的一个老师说过这样一个传说:在雍正年间有一位姓方的道人,知道他的人都说他有多岁了,但是身体依然健壮无比,身高七尺有余,挺拔健壮,力大无穷,说话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

  当时的人们都想尽各种办法来打探方道人长寿保健的秘诀,方道人说:“其实,我的养生方法高妙之处在于治病不用药物,而是深刻体察《易经》的道理,合乎自然规律,再加上练习保健功法。经常练习这些方法,长寿那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这位方道人就是清代著名的养生家方开,他长期练习的功夫正是中医界很著名的揉腹保健法。因为此法效果神奇,有如神仙之手使人长寿,人们将之称作“仙人揉腹法”。

附原文:

燕台方道者,不知纪年,偕之游者,辙言与其祖父相习,约近百年人物也。多力,声如钟。七尺,挺坚,撼之若铁。戏者以长绳系其腕,令十余人拽之,彼引手,十余人制而前。以二指钩二人,悬而起。行如飞,追者莫能及。常一刻往通州市饼,行四十余里归,饼犹炙手,人皆称为地仙云。余少年多疾,药饵导引凡可愈疾者,无不遍访,最后始识方君。凡游戏玩弄之术试其技能者不俱述。盖余以却病为急第,求指示一二延年之方。方君日:“吾道之妙,医不假药,体乎易简之理,合乎运行之数.天以是而健行.人以是而长生,岂第却病已乎?”虔求其方,语以揉腹一法。妙合阴阳,中按节度。余循习行之,疾果渐减。后以此法语亲交中病者,无不试有奇效。即方君之瑰奇伟异,群目为神仙中人者,亦率由此。余不敢自秘,绘图列说,附之歌厥,以广其传,既不昧平日之得力,亦欲世人共登寿域云尔。■

  方开将其归纳整理,定名为“延年九转法”,由叶志铣收录在其著作《颐身集》中,后来清代的潘霨在其养生著作《内功图说》中也收录了这种方法,起名为“祛病延年法”,揉腹方法以不同的名称流传至今。

  我在自己的从医经历中也深刻感受到揉腹保健法的妙处,自己也在坚持练习。长期下来,内脏元气汇聚,全身气血运行通畅,神清气爽。

  腹部对于我们人体来说非常重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五脏六腑等脏器都在此,练习揉腹保健法,可以使内脏得到运动,从而补气养精,增强身体消化吸收功能,有助于治疗肺结核、高血压、神经衰弱、肝炎、阳痿、便秘、早泄等疾病,同时对于女子痛经、月经不调等也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我一直认为养生保健要抓紧每一刻进行,而中医的功法大都如此,几招几式,便使人神清气爽。揉腹保健法的妙处也正在于其简单且神效,而且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工夫和精力。

揉腹方法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这个神奇的功法。此功法一共有八式,我们在练习此功法之前要解开衣裤平躺在床上,直接按揉皮肤比隔着衣物更能达到好的效果。

  1.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排,按在心窝处,按照由右向上、向左、再向下的顺序,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

  2.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排由心窝一边顺时针转动,一边按摩往下移到耻骨联合处,也就是我们的小腹下部毛际处,两手中三指由此分开,一边按摩一边往上移回至心窝处。

  3.两手相接再由心口窝沿着身体中线下推,一直到耻骨联合处。

  4.右手和左手分别绕着肚脐按摩,右手顺时针方向,左手逆时针方向按摩。

  5.推按左侧胸腹,左手做叉腰状,放在左边胁下腰肾处,要注意这时候大拇指要向前,四指托于腰后,轻轻捏住。(参考第7步)

  6.右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左侧腹股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腿根处。(参考第7步)

  7.换方向,右手叉腰,左手推按右乳下方直至大腿根处。

  这些动作每个都要连做21次,各个动作依次做完为一遍。一般连做3~7遍之后,这再进入第八式。

  8.盘腿坐姿,两手拇指在里,四指收拢,握捏成拳,分别轻按两膝上,全身放松,进行缓缓摇动。首先由左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摇转21次;然后由右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摇转21次。

  摇转的幅度越大越好,如向左摇转时,应将胸肩摇出左膝;向前摇转时,宜将上身摇伏膝上;向右摇转时,应将胸肩摇出右膝;向后摇转时,上身宜尽量往后倒。摇转以能达到自己的极限为好,不可操之过急,急速用力。

  根据我以往练功的经验,一般认真做到第3~7遍时会感到腹部温暖,这是内气汇聚的表现。坚持揉腹,动作熟练后,慢慢地每次都会出现胃肠蠕动的感觉。

大家注意,在初次练习此功法的时候以早晚各做一次为最好,每次大约30分钟。

  早起半小时坚持揉腹,做的时候动作轻松、柔缓,不用拙力,保持呼吸匀畅。这样坚持锻炼,身体就能逐渐强壮了。

  记得有一次,我教一位患者这个功法,在做到第7次的时候,他听到了我肚子里“汩汩”的声音,以为我的做法出了什么问题。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这正是内气汇聚后气血运行通畅的表现。

  仙人揉腹法除了保健作用之外,也有很好的治病效果。在现在社会,有一种病特别常见,那就是糖尿病。

  我曾经治疗过一位患者,40多岁,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属于社会中坚力量。他的工作性质导致了他的饮食非常没有规律,要么加班的时候饿得饥肠辘辘,要么就是应酬的时候胡吃海塞。工作压力又大,睡眠还不充足,疲劳的身体得不到缓解,一不小心就患上了糖尿病。

  我告诉他,除了饮食上控制之外,再坚持练习揉腹保健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很重视我的话,回去后每天坚持练习。早上6:30就起床揉腹,到7点吃过早饭去上班。晚上回家后也是早早上床练习揉腹。家里人惊讶于他作息时间的变化,但更惊讶的是他的血糖指数的变化。

  坚持练习揉腹半年后,医院检查,他的尿糖指数下降了2个加号,即使是脱离了降糖药物也能维持血糖的稳定了。

  他再次来诊所的时候,我发现他的气色明显好转。他则是一连声地道谢:“谢谢您,谢谢您,您的这个方法实在是太神奇了。”其实这并不是我的方法神奇,我也不过是借花献佛,将古人的智慧告诉更多人而已。

  有人可能很奇怪,为什么揉腹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呢?这也不奇怪,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背为阳,腹为阴”。腹部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肝、脾、胃、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脏器都在这里“安家”,腹部被喻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

  腹部有多条经脉经过,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和任脉等经脉都在这里交相汇聚。

  揉腹的时候,不仅将上脘、中脘、下脘三穴打通,而且揉腹一直沉到丹田,将中焦脾胃和下焦肝肾连成一片,其中暗含“以后天(脾胃)补先天(肾),以后天助先天”的医理。所以坚持揉腹法,既可以调理脾胃,通和气血,还可以培补元气。

  “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东垣认为糖尿病(古称“消渴病”)的根本原因是中焦脾胃被饮食和劳倦伤害所致。我们看看时下的糖尿患者群,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上下,在家庭和社会上都是中坚力量,压力非常大,睡眠不足,饮食极不规律,饥饱无度,生命能量一直处于透支状态,这些都会导致“元气不足、阴火上升”,导致消渴的产生。

  “饥饱劳役,损伤脾胃,百病丛生”,李东垣认为治疗就要从脾胃入手,只要将脾胃调理好了,气血运行通畅,内脏的功能恢复了,胰岛的功能复原,糖尿病自然也就消失了。

  仙人揉腹,正是以按摩腹部为主,通过外在的自我按摩,使身体内中焦的气汇聚运行,恢复中焦脾胃功能,帮助恢复胰岛功能,从根本上改善糖尿病的根本病因。

  从西医的角度来说,揉腹也是有多重好处的,揉腹可增强胃肠蠕动,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防止和消除便秘,对于胃以及大小肠的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而且大家都知道,腹部是很容易囤积脂肪的,揉腹的时候,大量的血液进入腹腔,无形中消耗大量的能量,能够促进腹部脂肪的自行收缩和消减,是行之有效的“减肥法宝”。

  不仅如此,揉腹对于现在用脑过度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的醒脑剂。怎么讲呢?

  一方面,揉腹可以促进产生“内啡肽”类物质,这种物质有振奋精神的作用,能够迅速缓解大脑疲劳,使人产生愉悦、清爽的感觉,非常有助于脑力劳动者消除疲劳;另一方面,揉腹能够帮助腹脑的苏醒,开发人的第二大脑。

  可能有人还不知道腹脑是怎么回事?这是医学新的发现,腹脑也称“第二大脑”。

  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解剖和细胞生物学系的主任迈克?D?格尔森提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两个大脑,其中一个就位于人的肚子里面,称之为“腹脑”,腹脑也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大脑完全相同,也具有思维和记忆的能力。

  只不过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越发强大,而腹脑的功能则逐渐弱化了。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将腹脑的功能开发出来,就相当于人拥有了两个大脑,各方面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科学研究早就发现,太极拳对于缓解神经紧张有很好的作用,有人称之为“神经体操”,关键就在于它能够让人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人体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大脑会产生“内啡呔”,也就是脑内吗啡,能够使大脑的脑电波起伏,相当于给大脑按摩,让大脑真正地得到休息。

  而仙人揉腹,也要求全身放松,达到“松静自然”的状态,不仅能刺激腹脑,对大脑也能起到一种反馈功能,使大脑更好地发挥它的优势。

  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就可以感觉到,很多人在肚子饿的情况下更容易发脾气,一旦吃饱了就好了。而且肠胃部位的不适也常常导致神经衰弱、记忆减退并影响睡眠,这种因果关系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选自《彭鑫谈内壮健康法》)

儒释道经典健康章句

“修道于身,爱气养神,延寿益年,其法如是,乃为真人”——《老子河上公章句》

人得病有十因缘: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泆;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十者,制下风。从是十因缘生病。——《佛说佛医经》

“仁者,内不伤性,外不伤物,上不违天,下不违人,处正居中,形神以和,咎征不至,而体嘉集之,寿之术也。”——《申鉴·俗嫌》

“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杂阿含经》

习欲之人离多闻,名为损减智慧者。耽著爱欲为盲人,便能伤害于父母。亦复能害持戒者,是故应当弃舍欲。——《月灯三昧经·卷八》

“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佛遗教经》









































儿童白癜风能治好吗
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jix.com/cssssgr/198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