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尺神经损伤感染
尺神经损伤治疗
尺神经损伤饮食
尺神经损伤医院
尺神经损伤用药
尺神经损伤特征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分娩性臂丛神经伤多由胎儿过大、产道异常、产程不顺利、胎位不正、难产等原因所致。胎儿过大,超过平均体重,产道狭紧,在娩出过程中致使臂丛神经受到强力牵拉。分型:①上臂型(Erb型),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损伤部位在臂丛上干以上,肩不能外展,不能屈肘,上肢下垂,腕关节、手指活动正常,感觉障碍不严重。②下臂型(Klumpke),此型主要累及颈8、胸1神经根,主要表现为屈指肌、屈腕肌、手内在肌麻痹,手部小肌肉萎缩无力,呈爪形手,肩、肘关节活动不受限,感觉障碍也不严重,此型非常少见。③全臂型,指组成臂丛的颈5-8胸1神经根全受累,导致整个上肢肌肉麻痹及感觉障碍。此型是十分严重的神经损伤,治疗较为困难,预后一般都不十分理想。?临床表现:多为产后立即出现症状,受累上肢不能活动,肘关节伸直,上肢肌张力低,垂于躯干一侧,腱反射消失,如为下臂或全臂损伤婴儿握持反射消失,有的患儿也可出现Horner征,患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下陷,表明有胸1交感神经损伤。有的患儿同时合并有锁骨骨折、肱骨上端骨骺分离、肱骨干骨折。一般在出生后48小时,上肢肌肉麻痹范围将局限,此时可以初步区别臂丛神经损伤的范围,上臂型表现为患侧上肢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伸直,手掌向后,故俗称“受贿手”。下臂型损伤主要累及正中神经、尺神经,出现爪形手、扁平手,拇指对掌功能障碍。全臂型损伤由于全臂从神经受累,整个上肢呈现弛缓性瘫痪,各个关节不能主动活动(由于斜方肌功能仍然正常,故耸肩活动依然存在),感觉丧失。诊断:主要根据新生儿有难产病史,出生后一侧上肢没有自主活动,肌肉松弛,肌张力低,婴儿的拥抱、握持反射消失等表现。还应对婴儿进行定时随诊检查,在出生后48小时及2~3周后再行临床检查,以便进一步确定损伤范围。同时还需一定辅助检查,X线检查了解有无合并骨折;肌电图虽然对确定神经损伤的性质及部位帮助不大,但定期检查对了解损伤的神经自然恢复或手术后恢复情况有参考价值;MRI有一定诊断价值,既能直接观察神经根损伤情况,又能了解病变周围的组织结构变化,但此检查只适宜于较大儿童且能配合检查者。治疗:①非手术治疗,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特别是牵拉性损伤,早期治疗以非手术为主,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复合维生素、神经节苷等。一般非手术治疗3~6个月,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坚持伤肢的被动活动,被动活动应按肩肘腕指几个关节的顺序进行,每日做3~4次,每个关节活动次数应在20~30次。关节活动方向与范围要与正常关节相同,对婴幼儿活动不可用力用猛,更不可扭压、扳捏,要循序渐进,贵在坚持。②手术治疗,在出生后3个月,患儿麻痹的肌肉才开始恢复,到出生后6个月,神经功能毫无恢复或虽有部分恢复但不再进步时,应考虑手术探查,通过手术探查确定损伤部位、性质,采取神经修复、神经断端直接缝合、自体神经移植、神经松解等手段来促进神经功能的重建。联系方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jix.com/cssssgr/647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