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手是什么?
“鼠标手”通俗而狭义的讲就是“腕管综合症”,是指人体的正中神经以及进入手部的血管,在腕管处受到压迫所产生的症状,主要会导致食指和中指僵硬疼痛、麻木与拇指肌肉无力感。鼠标手的病因?
现代越来越多的人每天长时间的接触、使用电脑,每天重复着在键盘上打字和移动鼠标,手腕关节因长期密集、反复和过度的活动,导致腕部肌肉或关节麻痹、肿胀、疼痛、痉挛。有人将这种不同于传统手部损伤的症状群称为“鼠标手”。广义的说法,一切因为使用鼠标而导致的上肢(手臂、手腕、手掌、手指)不适,都应该称之为鼠标手或是鼠标伤害,除了上述手指手部的症状,更包括肩部甚至颈部的不适,手腕和前臂的疲劳酸涨,手腕的僵硬,手掌的酸涩。鼠标手的易感人群
(1)程序员、办公族、白领、教师等人员常见此症。
(2)家庭主妇、砖瓦工、木工、修理工等反复使用肘部劳作的人群。此类人群容易经常使用肘部劳作,故肘部受损机会增大,长久以往可使附着在肘关节部位的一些肌腱和软组织,发生部位分纤维撕裂,从而导致鼠标手的发病。(3)中老年人。此类人群因年龄原因,身体各项机能趋于衰弱,肌腱纤维退变、老化,损伤后往往不能很快恢复,故致发鼠标手的几率也较高。(4)长期从事电脑工作,绘图工作者也较为常见。鼠标手的病情进展
这种病症已迅速成为一种日渐普遍的现代文明病,若对这种症候不加重视,可能会导致神经受损,手部肌肉萎缩,成为不可逆的改变。肌肉组织也会在减少或失去神经营养时出现局部萎缩的现象。因此,当你发现双手有以下特征时,就需多加注意,包括:单手或双手感觉无力,手指或手掌有麻痹或刺激僵硬感,手腕疼痛,伸展拇指时不自如且有疼痛感等。鼠标手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手部逐渐出现麻木、灼痛,夜间加剧,常会在梦中痛醒。不少患者还会伴有腕关节肿胀、手动作不灵活、无力等症状。下述的症状的发生应高度怀疑鼠标手的发生:手掌、手指、手腕、前臂和手肘僵直、酸痛,不适。手部刺痛,麻木,冷。握力和手部各部位协同工作能力降低。夜间疼痛。疼痛可以迁延到胳膊,上背,肩部和脖子。鼠标手的诊断
对于鼠标手的诊断,神经电生理检测被证明为客观的、有着决定性价值的手段,特别是对那些临床症状或体征尚不足以得出诊断者。另外对于许多疾病的鉴别诊断,作为手术适应症的确定以及对于疗效的评价有重要价值。我院神经电生理科主任凌秀明在诊断鼠标手神经传导速度检测主要显示为远端节段正中神经感觉和(或)运动传导的选择性异常而同侧手尺神经远端节段及正中神经近端节段相对正常。临床检测分为轻、中、重度。医院神经电生理科:-
如何预防鼠标手?
要想不成为鼠标手,不要连续在电脑前工作过长的时间,在连续使用鼠标一小时之后就需要做一做放松手部的活动。一位手外科专家说,一个经常使用电脑的吉他手不会患“鼠标手”。医生发现,鼠标的位置越高,对手腕的损伤越大;鼠标的距离距身体越远,对肩的损伤越大。因此,鼠标应该放在一个稍低位置,这个位置相当于坐姿情况下,上臂与地面垂直时肘部的高度。键盘的位置也应该和这个差不多。很多电脑桌都没有鼠标的专用位置,这样把鼠标放在桌面上长期工作,对人的损害不言而喻。鼠标和身体的距离也会因为鼠标放在桌上而拉大,这方面的受力长期由肩肘负担。这也是导致颈肩腕综合征的原因之一。上臂和前身夹角保持45度以下的时候,身体和鼠标的距离比较合适,如太远了,前臂将带着上臂和肩一同前倾,会造成关节、肌肉的持续紧张。升高转椅也可防“鼠标手”如果调节鼠标位置很困难,可以把键盘和鼠标都放到桌面上,然后把转椅升高。桌面相对降低,也就缩短了身体和桌面之间的距离。用科学的方法放置鼠标,会大大降低“鼠标手”的发病几率,让每一名常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轻松、愉快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如何治疗鼠标手?
(1)活动、和体位调节尽量避免上肢长时间处于固定、机械而频繁活动的工作状态,如握着鼠标或打字等,每工作一小时就要起身活动肢体,做握拳、捏指等放松手指的动作电脑桌上的键盘和鼠标的高度,最好低于坐着时的肘部高度,这样有利于减少操作电脑时对腰背、颈部肌肉和手肌腱鞘等部位的损伤。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最好使用腕垫,减轻手腕的张力。移动鼠标时不要用腕力而尽量靠臂力,减少手腕的活动量。不要过于用力按键盘及鼠标,用力轻松适中为好。另外,鼠标最好选用弧度大、接触面宽的,有助于作用力的分散。(2)按摩治疗将健侧拇指指腹按在患腕掌侧,其余四指放于背侧,适当对合用力按摩以舒筋活络止痛,每日上下午各一次,每次10分钟,也可用指腹揉捏患肢内关、大陵、养老等穴位,以调节舒经通络活血止痛,揉捏尺度勿过重以感觉酸胀为宜,每日3次,每次5分钟。(3)针灸治疗要知道鼠标手针灸主要是通过通经活血,针灸治疗鼠标手:针灸可通经活血并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肿和炎症。(4)物理疗法热敷、红外线、低、中频治疗仪等物理疗法早期能改善循环,消除水肿、减轻疼痛等作用。文/凌秀明
图/网络
编辑/周期
审核/张莹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