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当我们在训练中需要身体移动外物,和上肢的远固定时,最重要的是你能够通过抓握得到固定,实现力的传导。
比如:
1、引体向上(远固定)
对于单杠的稳定,有助核心收缩,更省力地把身体拉上去。
2、自由倒立
五指张开抓地,增加支点面积,创造与地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助调整重心。
3、抓举、挺举(近固定)
参考Grace维持长时间输出能力,除了供能系统的强大以外,还有抓握肌耐力保证杠铃不落地。
我们常用的握法有半握、正握、正反握、锁握。今天我们主要默认正握与锁握,因为在我们的教学中,教的最多的就是这两种方式。
(正握)
(锁握)
如何最精准地使锻炼符合运动模式的能力呢?
我们要先了解产生抓握能力的肌肉、骨关节运动与神经支配功能,有助于设计训练项目与训练恢复。
02
我们抓握时,会使用到整个前臂,其中包括腕关节、腕掌关节、掌指关节、指关节、肌肉前臂屈肌、腕屈肌、指屈肌、旋前圆肌(前臂旋前有助增加握力与神经募集能力)。
当然,因为几乎所有的抓握动作,手腕都会结合桡骨伸展的屈曲运动自发处于倾斜位置——这是由关节面形状和肌腱方向决定的。在此姿势下,通过腕部伸展运动处于预弯曲状态下的手指,才会有更多的力气弯曲。所有手指运动的最佳功能位置为背屈15°。
抓握时接触物体的面积受力分配到手掌凹面的三个掌弓,把这些姿势和上肢运动模式结合起来,将大有益处。
所以我们不能不在意拮抗肌(使前臂与掌指伸展的肌群)、前臂伸肌、掌指伸肌的练习与动作模式(基础肌动学)
(掌弓)
(正面)
(背面)
屈曲肌肉由正中神经与尺神经支配,伸展肌群由桡神经所支配。
03
屈肌训练动作:
1、杠铃屈腕
向上到斜上方45°的位置充分收缩
2、单杠悬吊
单杠靠近掌指关节与手掌中心,募集更多肌群
3、农夫行走壶铃
合适的重量,注意壶铃两端平衡
4、拖拉负重
尺侧偏拖拉时可以桡侧发力
伸肌训练动作:
1、杠铃片伸腕
掌背尽量达到前臂平行
2、跪姿腕伸
全程注意控制与速度
04
如在没有关节已经产生损伤与造成软组织发炎的情况下,这样的训练对于抓握肌耐力的练习与训练时的动作模式有助损伤预防。
真正的影响还在于长期使用一侧,使肌张力过高而拮抗肌肌力不足,从而引起屈伸肌之间的肌力失衡和疲劳(屈肌总腱或伸肌总腱发炎),而影响动作模式(如前臂旋前)相邻关节之间产生代偿。
如已经出现损伤,请先进行康复处理与动作模式纠正训练,预防再次损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