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我院骨三科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患者机器搅伤,术中诊断为尺骨开放性骨折、前臂开放伤伴屈肌腱毁损,尺神经、正中神经碾挫伤,尺动脉断裂前臂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
一期行清创骨折固定VSD外敷术,后再行一期VSD外敷控制创面感染及促进肉芽生长。
一期VSD外敷术术后创面肉芽生长良好。
术前讨论,经过仔细研究,发现患者前臂皮肤缺损伴骨质外露面积过大,约7cm*23cm,屈肌腱毁损。决定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进行修复创面,二期功能重建。
术前初步皮瓣设计。
术后可见皮瓣已完全成活(下图),皮肤周围无发红及渗出,无明显瘢痕增生,功能恢复良好,效果家属十分满意。
VSD定义: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医用海绵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其特点是:(1)可控制的负压,促进血流量增长和蛋白合成,促进肉芽生长,加快创面愈合;同时为全方位的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
(2)生物半透膜的封闭,隔绝了创面与外环境接触的感染机会。
(3)全方位的引流,是将传统的点状或局部引流,变为了面状引流,保证了能随时将创面的每一处的坏死组织和渗出物吸出。
皮瓣设计:
根据创面的大小、部位及形状,设计合适的肌皮瓣。
一般以肌肉血管蒂为中心,画出该肌及其供养皮瓣的范围,按其旋转弧度测量转移瓣的末端,以能达到受区的最远端,并稍有富余为合适。最简单的转移方式是带有肌肉的单蒂式肌皮瓣。如需要延长肌皮瓣的旋转距离,可将皮肤蒂切断,或再切断部分肌肉蒂。如果受区和供区之间有正常的组织间隔,可形成岛状肌皮瓣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至受区。
切取肌皮瓣采用顺行切取或逆行切取。
手术方法应根据转移不同区域的肌皮瓣而异,其要点是:
(1)切取肌皮瓣时,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层筋膜,向肌肉间隔分离,为防止发生剪力错动损伤肌皮血管穿支,应将其表面的皮肤与肌缘暂时缝合固定。
(2)如采用顺行切取,应按照解剖位置仔细分离,先将蒂部主要营养血管显露出来,并加以保护,再根据预先的设计向远侧切取该肌皮瓣。
(3)如为逆行切取,先切断肌皮瓣的远端,再向近侧解剖游离,找到人肌的血管束后,循血管束向近侧解剖血管蒂。
(4)肌皮瓣转移后,先将其远端缝在受区适当的位置。缝合前观察蒂部张力及皮缘的血液循环。如张力过大影响血液循环,可在肌肉基底部稍加分离,至血液循环满意后再缝合固定。肌肉深面放置引流。包扎时皮瓣部暴露或松软敷料覆盖,以便术后观察血运。肢体用石膏托固定。供区直接缝合。如仍有困难,则取断层皮片移植。
(5)如须修复缺损肌肉的功能,应注意解剖和保护好支配肌肉的运动神经。根据修复缺损的需要,采用带蒂转移或吻合血管神经的游离移植。
医院骨三科医院医院重点科室,科室拥有一支临床经验丰富的优秀医疗护理团队,医院进修学习深造,形成了不同层次的专业梯队。
医院血管外科协作科室,是医院血管外科院士工作站。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手显微外科、上肢创伤外科、烧伤外科为主干的学科体系,技术力量雄厚。出院患者超过人次,年手术约台。
科室特色:
一、手显微外科:诊疗范围包括:1、各类复杂各种骨折、神经、肌腱、血管损伤的修复2、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重建3、体表肿物的切除4、断指及断肢的再植5、手部先天及后天获得畸形的矫正6、周围神经的损伤。
二、烧伤科:诊疗范围包括:大面积深度烧伤救治、颜面部烧伤、深度电烧伤、化学烧伤,冻伤、褥疮等难愈性创面治疗,所有皮肤病造成皮肤损伤的创面治疗及外伤后经久不愈的残余创面,皮肤恶性肿瘤的救治,癜痕挛缩与畸形整复。
三、上下肢创伤外科:诊疗范围包括:上肢尺桡骨、下肢胫腓骨创伤、骨折的治疗。应用各种组织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
门诊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