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承受来自脊椎间的压力,若短期内承受强冲击力或长时间受到不平衡的压迫,刚开始可能只是让纤维环产生形变,严重的会使髓核冲破纤维环,再从韧带的间隙压迫到脊神经,出现相应的腰痛、腿麻等症状,则称之为椎间盘突出。
为什么12-55岁的人比较容易好发?是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髓核的水分比较多,容易因为压力失序,而产生椎间盘突出;反之,随著年纪变大,髓核的水分减少,就不容易产生椎间盘突出了。
因为组织结构(脊椎前后韧带的大小不同),及人类生活习惯(多弯腰的生活型态),通常都是椎间盘前侧受到比较多的压力,使得髓核往后侧跑。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观看这个3D展示视频吧↓
关于椎间盘突出的分类1.Annular:纤维环在髓核的压迫下产生形变,往后压迫脊神经。
2.Nuclear:髓核受前侧压力而往后跑,压迫到脊神经。
3.Mixed:综合型,除了脱出的髓核压迫到脊神经,还有碎裂的纤维环等压迫到脊神经。
椎间盘突出影响因素1不良的坐姿椎间盘前侧长时间受压,使髓核往后突出。不良的坐姿长期下来,会使脊椎活动度变差,也会使得一侧肌肉缩短,比如说:腰大肌,会使的我们的症状更为严重。
如下图所示,腰大肌连接我们的腰椎和股骨,当这条肌肉变紧的时候,椎间盘虽然看起来很像后侧受力,要把髓核推回来。但实际上,反而因为肌肉变紧,而使得腰椎的压力变大,而且如果有椎间突出的患者,反而会因为后面的椎间盘过度被夹挤,而使病症更严重。
2频繁的弯腰动作增加前侧受到压力的机会,使髓核往后突出。
3缺少脊椎往后做伸展的动作往后伸展可以把在留在后面的髓核挤回来,减少髓核突出的机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