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尺神经损伤感染
尺神经损伤治疗
尺神经损伤饮食
尺神经损伤医院
尺神经损伤用药
尺神经损伤特征

Injury改良的Oberlin术式重建

臂丛损伤发生率虽然不高,约占多发伤1%,但是导致上肢致畸致致的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特别是60%的臂丛患者是由于闭合性牵拉伤导致的根性撕脱伤尤为严重。一般对于闭合性臂丛损伤,除非有明显证据完全臂丛完全撕脱,否则一般都是保守治疗观察3个月。如果保守治疗未见有功能恢复迹象,那这时候就有强烈的手术指征。

虽然臂丛手术非常有挑战性,术式选择非常多。特别对于单纯上干损伤(C5/6或C5/6/7),恢复肘关节的屈曲功能是手术的重点。早在年,学者Oberlin[1]等报道了一种治疗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的手术方式,这种手术使用部分(约10%)尺神经的部分神经束移位到肌皮神经发出的肱二头肌肌支,可以有效改善患侧肢体的肘关节屈曲功能。根据后续的随访报道,94%的患者屈肘可有3至4级的肌力[2]。该手术方法即为经典的Oberlin术式。

尽管经典的Oberlin术式可有效改善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患侧肢体的屈肘功能,但对少数未能恢复4级及以上肌力的患者还需进行二次手术达到患者满意的屈肘功能。学者Mackinnon[3]等在文献中提出,肱二头肌是前臂旋后的主要肌肉,其屈肘功能相对次要;肱肌才是参与屈肘功能的主要肌肉。根据后续文献报道,多名学者在经典Oberlin术式的基础上,同期使用正中神经、胸内侧神经、胸背神经等神经移位(可有神经移植物桥接)至同属肌皮神经发出的支配肱肌的肌支,术后的屈肘功能基本可有4级和以上肌力。年,Oberlin等[4]也认为,这种改良的双重神经移位同时恢复肱二头肌和肱肌的神经支配的术后屈肘功能效果优于经典的单一神经移位。

年12月来自希腊UniversityHospitalofPatrasd的ZinonTKokkalis等在Injur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ReconstructionofelbowflexionwithamodifiedOberlinprocedure:A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jix.com/cssssys/705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