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由C5,6,7,8和T1神经根组成。分为根、干、股、束、支五部分,终末形成腋、肌皮、桡、正中、尺神经。在根、干、束部有神经分支发出,这些分支对臂丛损伤的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
C5神经根主要形成腋神经,支配三角肌;
C6神经根主要形成肌皮神经,支配肱二头肌;
C7神经根主要形成桡神经,支配上肢伸肌群;
C8神经根主要形成正中神经,支配指屈肌群;
T1神经根主要形成尺神经,支配手内部肌群。
臂丛神经损伤并不少见,上肢的过度牵拉、锁骨和第一肋骨骨折、肩关节脱位、锁骨上窝外伤、刀刺伤、颈部手术等,均可引起臂丛神经的全部或部分损伤。据国内统计,臂丛损伤的主要病因依次为牵拉伤、压砸伤、切割伤、医源性损伤(产伤、手术伤、药物性损伤)、火器伤、放射性损伤等。
康复治疗
(1)减轻局部炎症水肿,促进神经再生
可采用脉冲高频透热(短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照射、低中频电疗、磁疗等物理治疗。
()止痛治疗
干扰电疗、电针、超声波、半导体激光等物理治疗。
(3)感觉重建
对感觉丧失尤其是手的感觉丧失,需进行感觉重建训练,如有感觉过敏,则应进行脱敏治疗。二者方法相似,可采用不同形状、不同材料的各种物体让病人触摸,体会不同的感觉,逐渐恢复分辨能力。
(4)增强肌力
肌力在3级以下时,可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瘫痪的肌肉,被动活动、主动助力运动减慢肌肉萎缩,增加肌力。肌力达3级以上时,应进行抗阻练习。如患肢功能不能恢复,应训练健肢代偿,或在行肌腱移位术、肌腱重建术后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
(5)防治软组织挛缩和关节僵硬
按摩患肢各肌群,被动活动各关节;超声波、温热治疗、中频电疗等物理治疗能消炎消肿,松解粘连;使用矫形器预防或矫正畸形。对上臂丛损伤,采用外展支架保护患肢;对下臂丛损伤,用腕手夹板使腕关节保持在功能位。如已经发生了挛缩,应进行关节松动术、被动牵拉、理疗等治疗。
(6)治疗肿胀
臂丛损伤后肌肉失去了运动功能,也失去了对上肢静脉的挤压回流作用,特别是当肢体处于下垂位、关节屈曲挛缩、腋部有疤痕挛缩时,易发生肿胀。治疗可采用肩吊带、三角巾悬吊患肢,主动、被动活动,按摩,气压治疗,低中频电疗、高频治疗、磁疗等,注意悬吊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因上肢缺少活动而加重水肿,每天应多次取下悬吊带进行运动。对腋部疤痕挛缩可用音频电疗、超声波、热疗。
(7)心理治疗
由于臂丛损伤后,一侧肢体丧失了大部分功能,不仅严重影响劳动工作,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也十分困难,加上恢复慢,病程长,因此病人是极其痛苦的。应该同情病人的处境,鼓励病人战胜疾病,树立信心。
(8)作业治疗和职业治疗
对严重的臂丛损伤病人,也是不可缺少的康复治疗项目。必须加强手功能的精细活动,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若您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就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