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很弱,恢复是非常慢的,轻度的损伤,一般经过治疗很快就可以恢复,如果比较严重的损伤恢复周期很长,一般至少要数月的时间,甚至有些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神经损伤恢复非常慢,每天只有1毫米。多久能够恢复无法预知,要看是哪个部位损伤,再就是治疗的情况,时间长短,个人体质等等而定。
01神经损伤的原因可由外伤、感染、压迫、缺血、肿瘤和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
解剖因素:周围神经在解剖学通道中,有一段或一点受某些坚韧的、狭窄的组织结构压迫或肢体在活动过程中,神经不断遭受摩擦而至神经损伤。
损伤因素:外力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神经损伤。
02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运动功能障碍:瘫痪、主动运动消失、肌肉萎缩、出现畸形。
感觉功能障碍:局部麻木、刺痛、感觉过敏、感觉减退。
疼痛:灼性、刺激性神经痛、幻觉痛
皮肤营养性改变:无汗、光泽消失、粗糙、皮肤破损
血管功能障碍:血管的收缩及舒张能力减弱
骨质疏松:最常见于周围神经的高位完全性损伤
03神经损伤的治疗非手术疗法
对周围神经损伤,不论手术与否,均应采取下述措施,保持肢体循环、关节动度和肌肉张力,预防畸形和外伤。瘫痪的肢体易受外伤、冻伤、烫伤和压伤,应注意保护。
手术治疗
神经损伤后,原则上越早修复越好。锐器伤应争取一期修复,火器伤早期清创时不作一期修复,待伤口愈合后3~4周行二期修复。锐器伤如早期未修复,亦应争取二期修复。二期修复时间以伤口愈合后3~4周为宜。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有神经松解术和神经吻合术。
04神经损伤的康复主动运动
如神经损伤程度较轻,肌力在2-3级以上,在早期也可进行主动运动。注意运动量不能过大,尤其是在神经创伤、神经和肌腱缝合术后。运动是一种生理性刺激,使得中枢神经系统保持紧张性和兴奋性,并能改善周围神经髓鞘本身的血液循环,减少周围组织水肿。
保持功能位
周围神经损伤后,为了预防关节挛缩,保留受累处最实用的功能,应将损伤部位及神经所支配的关节保持良好的姿位,在大多数情况下,应保持在功能位。
被动活动
借助治疗师或器械的力量进行的运动为被动运动,病人用健康部位帮助患处运动为自我被动运动。被动运动的主要作用为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度,防止肌肉挛缩变形。其次能保持肌肉的生理长度和肌张力、改善局部循环。
被动活动应注意
只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在关节正常范围内进行;运动速度要慢;周围神经和肌腱缝合术后要在充分固定后进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