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这个日期特别形象好记,“3”就像耳朵一样,两个“3”就是两只耳朵。
很多人对于耳朵的态度都是知道耳朵很重要,但是由于耳朵太“耐用”了,所以保护耳朵的意识特别弱。
然而,我国有听力障碍残疾人万,居各类残疾之首,占全国人口的16.79‰,其中老年性耳聋的人有万人,差不多占了总数的一半。
耳朵就像手机的零件那样,越老越容易出毛病,如果没有保护耳朵的意识,那么听力受损的可能会大大提高和提早。爱耳日的设立就是为了提醒大家要爱护耳朵,保护好听力。
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存在很多因素容易让你的听力受损,但你可能并不太在意:
身处噪音环境长期待在音量高于85db的环境,很容易直接造成听力损伤。(85db的音量,大概就是汽车穿梭过马路造成的声音)
像是装修的电钻发出的声音,就有db,经常听着电钻的噪音,耳朵容易受损的同时也容易神经衰弱。
挖耳朵很多人喜欢去外面采耳,或者经常自己用棉签或者挖耳勺,觉得这样很舒服。但如果挖耳朵的方式不当,把一部分耳垢推到鼓膜表面,引起鼓膜表面的堵塞,从而影响听力,容易导致耳聋。
而且还有可能不小心把鼓膜掏坏,导致听力下降,会出现传导性耳聋,所以不建议频繁挖耳朵。
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耳机如果长期佩戴,除了摩擦外耳道口,损伤外耳道皮肤,可以产生外耳道疖肿,导致耳部疼痛以外,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导致耳聋发生。
当长时间、高音量地戴着耳机听音乐,相当于长期在噪音中工作和生活,会损伤到内耳的毛细胞,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伤,可出现噪音性耳鸣、耳聋或可发生突发性耳聋。
所以用耳机要注意时长,不要一直戴着,更不要戴着睡觉。
精神压力大过大的精神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等是造成中青年人群患突发性耳聋,而突发性耳聋可在数分钟至1~2天内发展成严重的耳聋,常伴有耳鸣、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症状。
日常生活太多场景容易造成听力受损了,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听力,从预防开始:
希望大家都能养成意识,不仅在爱耳日爱好,每一天都要注意保护好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