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经超过癌症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杀手。人类应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方式是预防为主。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是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这两种药物被称为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基石,特别是他汀类药物,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有的医生认为:他汀类药物在预防和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其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阿司匹林。
尽管他汀类药物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表现得非常优异,但是,我们仍然无法回避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其中对肝功能损害也是时常发生的。有的朋友很矛盾,认为吃他汀类药物会损害肝脏,不吃会导致血脂升高,心脑血管疾病加重,不知该怎么办好?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方面的问题。
他汀类药物是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方面,最为广为人知的作用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但是,他汀类药物的作用远非如此,下面张医生就为朋友们逐一列举一下。
降胆固醇: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0%来自于食物的吸收,剩余的80%都是由肝脏自身合成的。因此,单纯通过对食物的控制,很难把胆固醇控制在正常范围。他汀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肝脏,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从而大幅度地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稳定斑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动脉上的硬化斑块密切相关。这些斑块可分为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其中不稳定性斑块非常容易发生破裂、脱落,引发血栓形成,从而引发急性心梗、急性脑梗等并发症。服用一段时间他汀类药物后,可以使不稳定斑块转变为稳定斑块。
抗炎:动脉硬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血管内皮细胞发生了炎症反应,从而使得血液中的胆固醇沉积在受损处,形成了动脉硬化斑块。他汀类药物可抑制血管内膜的这种炎症反应,从而在根本上抑制动脉硬化的进程,减少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逆转斑块:大多数朋友服用他汀类药物使斑块变得稳定,不再发生变化。少数朋友通过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之后,可以使斑块的体积缩小,甚至有极少数的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以后,斑块可能完全消失。尽管这种情况发生率不高,但是毕竟可以使少数朋友获得巨大的收益。
他汀类药物通过以上4方面的作用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他汀类药物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所有药物都无法回避副作用的问题,他汀类药物也一样。
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越是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人们对他的副作用越恐惧,他汀类药物也不例外。他汀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有:
血糖升高;
肝脏的损害;
引发肌肉的毒性;
对肾脏的不良影响;
影响消化系统;
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其中肝功能的损害是朋友们非常担心的,毕竟大多数服药的朋友都是中老年人,其肝脏功能已经出现一定的退化,对药物的耐受能力差,因此,人们特别重视他汀类药物的肝脏损害,那么如何避免他汀类药物对肝脏功能的不良影响呢?
如何减少他汀类药物对肝脏的损害?肝脏损害的发生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药量和使用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医生建议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时候需要定期复查肝脏功能,如果转氨酶超过正常高值的3倍,或合并有胆红素升高、肝淤血等情况,就可以考虑出现了肝脏损害。为了减少他汀类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张医生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争取用最小的剂量使血脂水平达标:对不同的朋友,对胆固醇水平的要求是不同的。没有危险因素,既往也没有患过心脑血管疾病,胆固醇降到正常范围之内即可,理想的是控制在.6以下。如果合并有危险因素,但没有患过心脑血管疾病,必须控制在.6以下。如果危险因素大于等于3项或既往患过心脑血管疾病,胆固醇需要控制在.8以下。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血脂水平,争取应用最小的剂量使血脂达标,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肝损害发生的概率。
选择对肝脏损害的比较小的他汀:目前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总共有7种,分别是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匹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这7类药物中,不是所有的他汀对肝脏都有损害的。如果您发现了肝功能异常,但是并没有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可以选择普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这两种药物对肝脏功能影响非常少,肝损害的发生几率比较低。
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正常剂量下服用他汀类药物,一般不会导致肝功能损害。很多朋友正常剂量下血脂没有达标,就选择双倍剂量服用,这种做法只会大大增加副作用的发生概率,降脂作用仅能增加6%。因此,发现血脂不达标的时候,张医生建议联合应用其他的降脂药物,首选的就是依泽麦布,可以起到+的目的。
改用其他的降血脂药物:除了他汀类药物之外,临床上还有其他的降脂药物,常见的有:血脂康:中成药,副作用比较小,降脂效果不如他汀类药物,适合降脂目标不太高的朋友使用。PCSK-9抑制剂:长效降脂药,降脂效果比较强,但是,价格昂贵,上市时间短,安全性数据还比较有限。普罗布考:降脂效果有效,而且会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水平,应用比较少。
在大多数情况下,正常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是不会造成肝脏损害的。他汀类药物相对其他药物来说,疗效确切,应用经验丰富,适合大多数的朋友使用,朋友们不要因为单纯害怕它的副作用,不敢应用,不要因噎废食。
总结他汀类药物是心脑血管二级预防的重要药物,疗效确切,应用经验丰富。他汀类药物具有降低血脂、稳定斑块、抑制血管内膜炎症、逆转斑块等作用。主要的副作用有:血糖升高、肝功能损害和肌肉毒性。肝功能损害并不少见,如果肝功化验发现转氨酶升高大于正常高值的3倍,就可以考虑肝功能损害。张医生建议调整药量,联合用药,选择肝功能影响小的药物,必要时更换其他的降脂药物。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更多精彩:、再次提醒:长期服用“他汀”有讲究,4点禁忌不注意,可能白花钱、为什么他汀是降血脂好药?这几个作用确实亮眼3、心血管疾病患者为什么要吃他汀?服用他汀后血脂不达标如何调整?点亮在看,你最好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