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元?赵孟頫灵巧的双手,是人类改造世界、使社会不断进步的功臣!未来再强大的机械手也需要人手去创造。为什么人类的双手可以如此灵巧出细活?这要归功于一群齐心协力、配合默契的兄弟—“手肌”,来实现手的抓、捏、握、夹、提!这群兄弟共有10位成员,分为3个小分队配合作战。它们的位置,位于手的掌侧,说白了就在我们手心里。第1分队,取名“外侧群分队”,它们还有个洋气的名字叫“鱼际”,由4位队员编成(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拇收肌),在手掌大拇指侧聚集形成一隆起。其中各队员分工如下:1.1拇短展肌:负责外展拇指,比如“给你点个赞”,就要靠这位兄弟。1.2拇短屈肌:负责屈拇指近节指骨,与1.1拇短展肌内外并排位于浅层。1.3拇对掌肌:这位队员保密意识不太强,单单名字就暴露了自己的职业,负责拇指对掌,它位于1.1拇短展肌的深面。1.4拇收肌:负责内收拇指、屈拇指近节指骨,位于1.3拇对掌肌的内侧。作为作战部队,队员要服从指挥,不能擅自行动,这4位队员中,1.1—1.3三位队员听从正中神经(颈6—7)指挥,1.4听从尺神经指挥。第2分队,取名“内侧群分队”,也有个洋气的名字叫“小鱼际”,很显然,跟第1分队比,体积小,编制也少,只有3位队员(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在手掌小指侧形成一隆起。再来看看这组成员是如何分工的:2.1小拇展肌:负责外展小指,位于浅层内侧;2.2小拇短屈肌:负责屈曲小指,位于浅层外侧;2.3小拇对掌肌:负责小指对掌,对于2.1和2.2两块肌肉的深面。这3位队员均收尺神经的支配。第3分队,名字比较简单粗暴,“中间群分队?”,顾名思义,位于掌心,也由3位成员(蚓状肌、骨间掌侧肌、骨间背侧肌)编成,但是这3位成员比较特殊,都具有“分身术”之技能。让我们一起来好好认识认识它们:3.1蚓状肌:一分为四,为4条蚯蚓状的长肌,因而得名。它们起自指深屈肌腱的桡侧,向指端方向移行于肌腱,绕过第2~5指第1节指骨桡侧,移行于第2~5指的指背腱膜。作用:屈第2~5指的掌指关节、伸第2~5指的指骨间关节。其中第1、2蚓状肌受正中神经支配;第3蚓状肌由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共同支配;第4蚓状肌由尺神经支配。(好复杂!!!)3.2骨间掌侧肌:一分为三,位于第2—4掌骨间隙内,负责第2、4、5指向中指靠拢(内收),就是我们的夹指动作,该肌受尺神经支配。3.3骨间背侧肌:一分为四,位于骨间隙的背侧,作用与3.2骨间掌侧肌相反,负责以中指为中心向外展第2、4、5指,也受尺神经支配。至此,手肌的10位成员介绍完毕,条理清晰、分工明确,所以最后我们应该形成一个清楚的认识,概括成一个字:“乱”!名字我反正是记不住。不过没关系,你以为仅仅只靠这几块肌肉就完成了手指的运动吗?错!其实还有很多前臂肌也参与了手指的灵活运动,一起来试着感受下: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拇长屈肌、拇长展肌、拇长伸肌、拇短伸肌、指伸肌、示指伸肌、小指伸肌。好了,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脑袋更混乱,更有借口不去记了!最后,祝各位工作顺利、长命百岁,被上级提问的时候啥都会!姚书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jix.com/cssssgr/7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