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凯迪拉克以合资模式生产的乘用车型分为两个系列:
CT4/5/6XT4/5/6CT系列均为前置后驱轿车,老款前驱平台打造的XTS已经停产,ATSL也以CT4进行了换代。
剩余的XT系列则为承载式车身的城市SUV,存在“争议”的正是这三款车。不过在分析车辆的性价比之前,首先要了解这些车使用的同款发动机,以及两种类型的变速箱对车辆品质等级的影响。
凯迪拉克全系量产车均装备「LSY·2.0T」,这台机器很有凯品牌的技术特点,但似乎又少了些美系汽车的特质。所谓的技术亮点指智能变缸,这种技术曾经用于6/8缸的大排量机型上,在直列四缸机上的应用还算头一份;运行模式为低功率行驶中自动切换为1/4气缸的双缸运行模式,油耗可以做到相当低。
同时Tripower气门管理技术也比较特殊,节油模式中可以让每个气缸的进气门都以“半开”的标准打开,进气量会因开度而降低。喷油量是按照进气量以14.7:1的空燃比计算,所以进气量的控制也等于喷油量的控制;美系汽车能够在节油方面这么用心倒是挺难得,那么这台机器算不算优秀呢?
动力参数:
最大功率kw最大扭矩N·m(~rpm)对于轿车而言这台机器算是优秀机型,但对于SUV而言就要差一些了。因其功率扭矩都不算高,整备质量偏大的SUV需要更大的扭矩才能感受到理想的起步加速感;以大扭矩低转速获得够用的马力,这种驾驶习惯等于以控制转速的方式实现低油耗,所以大扭矩是很重要的。
凯迪拉克XT系列的4/5整备质量相对低一些,然而加速成绩的平庸也说明了基本没有豪华品牌汽车的驾驶乐趣,标准只能看齐昂科威和探界者。XT6的卖点主要是足够大的车身、设计和品牌,驾驶感受看齐开拓者和昂科旗。(昂科旗的9AT没有手自一体模式)
「CT系列轿车」的性能表现还是不错的,因为轿车的整备质量总要比同级SUV低不少,在马力不够大的前提下,整备质量的低也是凸显性能的核心因素。
那么能够以6.9秒破百的CT4,7.2秒的CT5和7.5秒的CT6就很有吸引力了,毕竟前置后驱的操控感受挺不错,而价格重合的主要是前置前驱的中端合资车,性价比自然会显得很高。从动力的角度来分析已经确定CT系列更值得选择,变速箱能印证这种说法吗?
XT4/5/6均匹配通用研发的「9AT手自一体」,这是一台体积小巧的横置机型,匹配的两驱版本当然会是前置前驱;也就是说这三款SUV都是基于前驱平台打造的适时四驱车,仅论四驱系统的级别并不比探界者或昂科威高。
虽然使用了TWIN-CLUTCH(双·多片式离合器限滑差速器),能够一定程度提升后轮的脱困能力;但实际表现总还是城市SUV的标准,可玩性没有那么高。
好在XT4/5的价格重合的竞品也基本都是这种类型的四驱,但XT6重合的已经有纵置四驱的选项了,比如红旗HS7、路虎发现5、福特探险者和JEEP切诺基等;这些车的四驱系统是基于后驱平台打造,通过分动箱集成限滑差速器的分动稳定性更高,脱困能力也往往要领先一些。
所以凯迪拉克XT系列的SUV吸引力并不是很大,除非XT6的起售价也跌破30万,4/5看齐昂科威S即可考虑。
CT系列匹配的变速箱有两台,CT4装备的是8AT手自一体,CT5/6匹配的是10AT手自一体;这两台机器都是纵置机型,当然后驱车也只能用这种变速箱。
5/6装备的10AT变速箱水平很高,由通用福特联合研发的10AT系列机型,应用车型不仅有猛禽、撼路者、探险者等硬派车型,同时还有科迈罗和野马等跑车。其特点是换挡速度快、传动效率高,即使对比一些湿式双离合也不落下风。
至此应当可以得出答案了,凯迪拉克品牌的轿车确实是挺不错的,但是SUV还是平庸了一些;同时价格方面也是轿车更占优势,驾乘品质可以说是同级别燃油车的准标杆。
所以选择这个品牌的车还是建议选轿车,真正的凯迪拉克SUV应当是凯雷德这种大块头,以非承载式车身打造的豪华越野车比较符合美系SUV的特征,气场还是比较强大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