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医疗建议,只做信息分享,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全文编辑字数: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要点提示
★所有T2DM患者确诊时和T1DM患者诊断5年后,应进行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随后至少每年筛查1次。
★评估DSPN应包括详细病史,检查温度觉、针刺觉(小纤维功能)、踝反射、压力觉和震动觉(大纤维功能)。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进展。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
T2DM患者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状况、肥胖、胰岛素抵抗和慢性低度炎症等因素相关,病程10年以上者易出现明显的神经病变临床表现。
糖尿病神经病变以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最具代表性。
分型及临床表现
弥漫性神经病变
●DSPN:双侧远端对称性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最常见类型为大神经纤维和小神经纤维同时受累,部分可为以大神经纤维或小神经纤维受累为主的临床表现。
●自主神经病变:可累及心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还可出现体温调节、泌汗异常及低血糖无法感知、瞳孔功能异常等。
单神经病变
可累及单颅神经或周围神经。颅神经损伤以上睑下垂(动眼神经)最常见,其他包括面瘫(面神经)、眼球固定(外展神经)、面部疼痛(三叉神经)及听力损害(听神经)等。
单发周围神经损伤包括尺神经、正中神经、股神经和腓总神经等。同时累及多个单神经的神经病变为多灶性单神经病变,需与多发性神经病变相鉴别。
神经根神经丛病变
最常见为腰段多发神经根神经丛病变,常表现为单侧、以肢体近端为主的剧烈疼痛,伴有单侧、近端肌无力、肌萎缩。
筛查与诊断
DSPN的筛查
DSPN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最常见类型。T2DM在确诊时,T1DM在诊断后5年应进行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随后至少每年筛查1次。
有典型症状者易于发现和诊断,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疼痛和感觉异常等,但高达50%的DSPN患者可能无症状。
诊断的依据
●明确的糖尿病病史
●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
●临床症状和体征与DSPN的表现相符
●排除其它情况
临床诊断流程
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有疑问时,可以做神经传导功能检查等。DSPN的诊断流程图见下图。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
●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表现为静息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晕厥、冠状动脉舒缩功能异常、无痛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或猝死等。
●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表现为吞咽困难、呃逆、胃轻瘫、便秘及腹泻等。
●泌尿生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障碍、尿失禁、尿潴留、尿路感染等。
●其他自主神经病变:表现为出汗减少或无汗,从而导致手足干燥开裂,容易继发感染。
治疗
●血糖控制:积极严格地控制高血糖并减少血糖波动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最重要措施。
●神经修复:常用药物有甲钴胺、神经生长因子等。
●改善微循环:周围神经血流减少是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和微循环,提高神经细胞的血氧供应,可有效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
预防
戒烟及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良好的代谢管理等是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重要措施,尤其是血糖控制至关重要。
定期进行神经病变的筛查及评估,重视足部护理,可以降低足部溃疡的发生风险。
专业名词解释
T1DM:1型糖尿病
T2DM:2型糖尿病
DSPN: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参考文献: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