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血管损伤很常见,肢体大的动脉损伤,可以造成肢体缺血和坏死,甚至威胁伤员的生命。近30年来,由于再植外科和显微外科的发展,使血管修复术的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挽教了不少损伤严重的肢体和伤员的生命。创伤外科医生必须掌握有关血管损伤的基本知识和修复技术,才能更好地胜任创伤外科的临床工作。
血管损伤的原因
造成肢体创伤的任何原因均可造成肢体血管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损伤。除了在战争时期的火器伤外,常见于刀刺伤、切割伤、某些钝性损伤、开放或闭合性骨折、关节脱位、电击伤。在医源性损伤中,多见于手术误伤、血管切开或穿刺造影,或由于注射药物引起的血管痉挛和血管栓塞等。
临床分类和病理生理
血管损伤的临床分类,按其受伤机制和病理变化有以下几种:
(一)新鲜损伤
1、血管痉挛
2、血管挫伤
3、血管裂伤
4、血管断裂
5、血管穿通伤
(二)陈旧性损伤
1、外伤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
2、外伤性动静脉瘘
血管损伤常见的部位
除战伤外,四肢血管损伤常见的部位是:腕部的尺、桡动脉,肱动脉、腋动脉,腹股沟部的股动脉,腘动脉及踝部的胫前和胫后动脉。动脉损伤常合并其伴行的静脉和其附近的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