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尺神经损伤感染
尺神经损伤治疗
尺神经损伤饮食
尺神经损伤医院
尺神经损伤用药
尺神经损伤特征

Anesthesiology

本月内容

无阿片麻醉

围术期虚弱-死亡相关性与并发症

单肺通气中的小潮气量通气

院内死亡率和上午下午手术时间的关系

肋锁间隙阻滞罗哌卡因剂量

全麻机制:前脑乙酰胆碱

综述:人机对抗

综述:无阿片与少阿片

01

非心脏大手术及中手术中的右美托咪啶辅助无阿片麻醉及瑞芬太尼麻醉的比较:随机临床试验

右美托咪啶无阿片平衡麻醉会导致更多的不良事件,尤其是心动过缓和缺氧。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非心脏大手术及中手术中的右美托咪啶辅助无阿片麻醉及瑞芬太尼麻醉的比较:随机临床试验

02

并发症作为围手术期虚弱-死亡关系的中介因素:回顾性队列的中介分析

术前脆弱程度越高,术后死亡率越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越高。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前瞻性收集的名患者的手术记录。术前使用风险分析指数-管理评分进行虚弱评估,风险分析指数-管理评分这是一个多维虚弱评分,是范围从0到81的连续变量,得分越高表明脆弱性越大。平均虚弱评分为6±5。术后30天内死亡人(0.7%),发生严重并发症人(9.9%)。在死亡患者中,人(69.7%)在死亡前出现并发症。虚弱评分增加12分,死亡几率增加3.79倍,这是虚弱造成的直接影响(OR1.76)和并发症介导的间接影响(OR2.15)。

(Summary:M.J.Avram.Image:AdobeStock.)

03

肺切除术单肺通气期间小潮气量通气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减少没有相关性

已证实有效的保护性通气策略与肺部并发症的减少没有相关性。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肺切除术单肺通气期间小潮气量通气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减少没有相关性

04

院内死亡率、低心排综合征与上午或下午行心脏手术的关系

心脏手术无需特异选择在上午或下午进行。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院内死亡率、低心排综合征与上午或下午行心脏手术的关系

05

0.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的肋锁间隙阻滞的中位有效容量

肋锁间隙阻滞是最近报道的一种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入路。对38名计划接受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剂量研究,以确定一半患者在超声引导下成功实施肋锁间隙阻滞手术所需的0.5%罗哌卡因的剂量(半数有效剂量,ED50)。观察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和肌皮神经分布区域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程度,观察者每隔5min用三点量表进行分级,从注射后5min开始,直到30min。最高感觉运动综合评分为16分;当最低评分达到14分时,认为阻滞成功。阻滞成功的患者,0.5%罗哌卡因的给药容量为8~26ml,中位有效剂量为13.5ml(95%CI,11.5~15.4ml)。

(Summary:M.J.Avram.Image:L.Maglott.)

06

成年小鼠的前脑乙酰胆碱调节异氟醚和氯胺酮麻醉

乙酰胆碱是负责唤醒的主要神经递质之一。来自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信号减少已被证明增加了对全身麻醉的敏感性。本研究构建前脑乙酰胆碱转运体基因缺陷杂合子敲除小鼠(脑内囊泡乙酰胆碱转运体表达降低了约45%)和前脑敲除小鼠(囊泡乙酰胆碱转运体纯合缺失仅限于前脑)。以翻正反射丧失为行为终点,研究异氟醚和氯胺酮的催眠特性。前脑纯合子敲除组、杂合子敲除组和野生型组诱发翻正反射丧失的异氟醚浓度(平均值±SD)分别为0.76±0.08%、0.78±0.07%和0.83±0.07%。腹腔注射氯胺酮导致前脑纯合组、杂合组和野生型组小鼠翻正反射丧失的累积剂量分别为±39、±32和±24mg/kg。

(Summary:M.J.Avram.Image:AdobeStock.)

07

人机对抗的管理(临床焦点回顾)

患者-呼吸机不同步(人机对抗)反映了机械通气患者对流量、容积或压力随时间变化的需求与呼吸机提供给之间的不匹配,影响氧合和通气,体现了患者的痛苦和不适。因为不同步是患者需求和呼吸机供给之间的不匹配,所以理论上可以通过改变患者的特征或呼吸机的模式和设置来纠正。虽然人机对抗通常通过增加患者镇静深度或使用神经肌肉阻滞药物来解决,但这些方法有代价。如果改变患者特征的选择有限,则可以通过了解患者需求-呼吸机供给不匹配的性质并相应地调整呼吸机模式和设置来纠正不同步。这有利于重症监护及手术室中自主呼吸患者的管理。

(Summary:M.J.Avram.Image:Fromoriginalarticle.)

08

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无阿片类及少阿片麻醉(综述)

平衡全身麻醉是通过联合用药,实现意识丧失、遗忘、抗伤害性和肌松。近年来,随着多模式镇痛的出现,阿片类药物作为术中和术后的主要抗伤害性药物的使用改变了,目的是控制围手术期疼痛,同时减少阿片类药物的需求,并将单个药物的不良反应降至最低。尽管没有证据表明围手术期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会影响持续使用阿片类药物的风险,但阿片类药物的大量使用已经引起了人们对围手术期非阿片类药物镇痛策略的兴趣。由于有效的围术期镇痛既是人文关怀,也能预防短期和长期并发症。本文对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的使用进行了及时的评价性评估,重点介绍了少阿片类药物和无阿片类药物的镇痛策略。无阿片类药物镇痛技术既不允许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镇痛滴定,也不能降低持续使用阿片类药物的风险,没有证据表明无阿片类药物镇痛的益处超过了少阿片类药物的策略。

(Summary:M.J.Avram.Image:J.P.Rathmell.)

END

历史热文

年3月月报

年2月月报

年1月月报

术中低潮气量与常规潮气量对大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经外周输注去甲肾上腺素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及阿片类药物联合用药对电子结肠镜检查术后患者恢复质量的影响

更多历史推送尽在看麻醉

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jix.com/csssstz/76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