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尺神经损伤感染
尺神经损伤治疗
尺神经损伤饮食
尺神经损伤医院
尺神经损伤用药
尺神经损伤特征

眼眶病袁洪峰教授内窥镜技术在眼科的应

  

编者按

第十五届全军眼科学术大会于年6月23~26日在重庆市隆重召开,大会主题是“聚焦临床、重视规范、服务军队”。邀请了众多在中国眼科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眼科专家出席,设置了临床规范解读、疑难病例讨论、焦点问题辩论、特殊病例手术视频观摩、壁报交流等板块,以提高眼科医师的临床水平和技巧。在6月25日的眼整形专题的专家发言上,医院医院袁洪峰教授将发表“鼻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的精彩演讲,在26日的视光、屈光、角膜、眼整形、眼外伤疑难病例讨论及手术视频演示专题上他还将作为主持人,向大会展示手术视频。为此,《国际眼科时讯》特对袁教授进行专访,请他提前对内窥镜技术在眼科中的应用及发展进行精彩阐述,以便让更多没有机会参会的眼科同道享受这一盛宴。

专家简介

袁洪峰,医院医院副院长,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市眼科专委会眼眶病及眼整形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中西医学会眼科专委会委员。擅长眼外伤、眼肿瘤、眼眶病及眼整形的诊疗。

视神经减压术的手术方式

目前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可以由脑外科、耳鼻喉科及眼科来进行,最早是由脑外科开展的,脑外科的手术是通过开颅,去除视神经管的上壁从而实现视神经管的减压。第二种是耳鼻喉科在鼻内窥镜下经筛窦、蝶窦入路,将视神经管内壁去除的视神经管减压术。第三种术式是眼科通过眼眶内壁入路的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袁洪峰教授认为,从视神经的解剖、手术难度以及手术的可操作性这三方面来评估上述手术方式,鼻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是目前能达到的损伤最小、视力恢复程度最佳的术式。

鼻内窥镜下视神经减压术的手术要点

袁洪峰教授认为,鼻内窥镜下视神经减压术的手术重点首先是准确辨认视神经管的解剖定位。视神经管的位置变异度大,因人而异,存在位置可能是在蝶窦或者筛窦附近,故术前的明确诊断及细致的CT读片对于手术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没有辨认出视神经管的位置就盲目进行手术操作,会导致严重的手术后果,因为颈内动脉与视神经管距离十分贴近,一旦术中错误暴露颈内动脉,甚至误切颈内动脉,将会导致患者致死性大出血。第二,在应用动力系统去磨除视神经管骨壁时,操作要求特别精细,对力量把握要求轻柔,避免用力过大引起视神经损伤,带来二次伤害。第三是视神经鞘膜的切开,袁洪峰教授认为,不切开视神经鞘膜的手术并不能使视神经得到充分的减压。在切开视神经鞘膜时,内窥镜系统只能得到平面的手术画面,并不能提供立体的手术图像,因此需要仔细判断视神经管鞘膜的切开深度,一旦切开过深,会对视神经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眼眶病治疗的发展趋势

眼眶病是一个非常大的研究领域,包括眼眶炎症、肿瘤、骨折等,治疗方式主要分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如眼眶肿瘤,我们需要靶向治疗药物的相关研究。袁洪峰教授重点介绍了手术治疗的发展,微创化是目前手术治疗的发展要点,因此在眼眶肿瘤以及眼眶骨折的手术治疗中,我们更多采用了微创手术方式,如鼻内窥镜的应用,对患者而言,创伤更小。此外,内窥镜系统的成像系统可以放大局部病灶,手术图像清晰,可以使得手术操作更加精确,避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内窥镜的使用达到了精准医疗的目的,手术操作朝着更加精细、更小损伤这一方向发展。

内窥镜技术在眼眶疾病治疗方面的展望

袁洪峰教授认为,内窥镜技术的使用对于眼眶疾病治疗的发展发挥了重要贡献。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目前并没有开发专门针对眼科的内窥镜系统。临床上使用的是耳鼻喉科的鼻内窥镜,例如眼眶肿瘤切除术,特别是切除眶内壁的肿瘤时,受限于器械的设计,只能经筛窦或者蝶窦入路来切除肿瘤,理论上而言,虽然鼻内窥镜的使用已经使我们现在能做曾经做不到的手术,但从手术的设计来看,同时也破坏了筛窦与蝶窦的正常结构,这是目前内镜手术存在的不足。袁洪峰教授希望,未来能研发出从眼眶入路进行手术的内窥镜系统,从而避免对鼻窦的损伤及破坏。目前而言,虽然鼻内窥镜手术在做眶内手术,特别是眶尖部的手术优势是无可比拟的,但是我们仍寄希望于开发一套专业的眼科内镜系统。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jix.com/cssssys/10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