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第三期:
话不多说
有问题的赶快留言
说不定下期你的问题就被解答了哦
注:留言问题一周汇总一次哦
1颈6骨折术后3天的呼吸训练如何做
答:呼吸训练的目的是保证呼吸道通畅、提高呼吸肌功能、促进排痰和痰液引流、改善肺和支气管组织血液代谢、加强气体交换。
术后3天,病情稳定后,在安全的前提下,需及时开始呼吸训练。
第一,鼓励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维持肺活量并将肺部分泌物咳出。
第二,胸部手法叩击或采用震动排痰设备或震动排痰衣来辅助清理分泌物,其原理是一定频率的震动分离力可以反制痰液黏着力,促排出。
第三,适度增加呼气阻力,采取缩唇呼气,目的是扩张气道容积。
第四,腹式呼吸练习,腹式呼吸既膈肌运动为主,膈神经由颈3-颈5分支组成,所以颈6问题,一般腹式呼吸不受影响,可以加强训练。
第五,如果患者经允许可站立和步行,可以结合呼吸与轻微有氧运动综合练习。
2平衡功能训练方法
答:
第一、平衡训练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分别是利用器械和不用器械。
第二、平衡训练由易到难掌握一条原则,“重心越来越高,支撑面越来越小,干扰程度越来越大”。比如从坐位到站立位,站立时双脚距离越来越小;再如由静态平衡过渡到动态平衡再过渡到他动态平衡。
第三、逐步建立病人,在平衡被破坏时的踝关对策,髋对策,和跨步对策。
第四、可介助平衡训练设备,将平衡训练与游戏娱乐结合,提高参与度。
3康复治疗中的等长和等张收缩
答:等长收缩指肌肉在收缩时,张力变化,肌肉长度不变的收缩方式,也叫静力收缩,因为有力但没有距离,所以对外不做功。
等张收缩指张力保持恒定而长度发生变化的肌肉收缩方式,
另外介绍一种等速收缩,指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无论肌肉用力大小,肌肉遵循着一个固定不变的速度进行收缩,这种收缩一般来说,不易造成肌肉拉伤。
4脊髓损伤康复过程有顺序吗?标志是什么?一般神经恢复需要多长时间?
答:关于顺序,脊髓损伤的康复有一定的规律性,比如第一,感觉功能比运动功能恢复的快,感觉平面会先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运动关键肌会在接下来评定过程中体现出一定改善。第二,心理过程会体现出无所知-否认-愤怒-依赖-抑郁-适应的大概规律。第三,功能独立性,会显著的不断提升,从自理活动,括约肌控制,转移,利用辅具,社会交流能力等方面逐步改善。
关于标志和时间:
第一,以上康复的一般规律的标志,就是定期的康复评定结果。如在感觉关键点,运动关键肌肌力,功能独立性,心理与情绪等方面评定结果的提高,也就标志着全面康复的进展。
第二,一般神经恢复,分两方面,在损伤后脊髓休克期,约数周到半年。休克期过后,关于脊髓恢复,并没有恢复时间范围,需要长期康复。
5足下垂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答:首先,良肢位摆放的关键时期在卒中后早期,此时患侧肢体处于软瘫期,其目的是为了预防畸形。故对于足部,要保持踝关节中立位,避免在足底放置任何支撑,以免引起反射性跖屈。
对于已经出现踝关节跖屈内翻(足下垂)的患者,体位摆放对足部的矫正作用已经不大,需要着重在手法放松与牵拉小腿三头肌,站立床时加踝关节矫正板,踝足矫形器,同时结合痉挛肌治疗仪等理疗设备的方式共同对足部康复治疗。
6初级师和初级士考试上有区别吗?用同一套题库吗?
答:康复士和康复师的考试上有一定区别。第一,两者报考条件不同,康复士是大专学历毕业后一年可以报考。康复师是本科学历毕业后一年报考。第二,考试的难度有区别,具体可以参照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中的考试大纲,其中有对康复士和师的考试要求,比如对于同一内容,是需要了解,还是熟悉,还是掌握等程度上有不同要求。
两者考试用书是同一本书。官方题库据了解是同一本,但建议复习以书为主。
7浅感觉、深感觉的传导通路
答:这是比较大的一个问题,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当中的感觉传导通路这一部分。简要回答如下,更详细的内容请参照神经系统解剖部分。
浅感觉传导通路:躯干四肢皮肤--周围突--脊神经节--经后根入脊髓上升1~2个节段--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丘脑外侧核--丘脑皮质束--皮质。
深感觉传导通路:肌肉、肌腱、关节--周围突--脊神经节--中枢突入脊髓组成薄束、楔束--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内弓状纤维--丘脑外侧核--丘脑皮质束--皮质。
8Brunnstrom肢体功能恢复分期中各期的主要特点
答:
迟缓期
特点是,一、随意运动消失,二、肌张力低下,三、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痉挛期
特点是,一、腱反射亢进,二、肌张力增高,三、出现联合反应。
联带运动期
特点是患侧上肢下肢出现了屈曲联带运动和伸肌联带运动,既上肢或下肢,在屈曲或伸展时,出现了整个肢体各关节的同时的、固定模式的动作。
部分分离运动期
特点是上下肢各关节开始出现了,部分的,关节单独活动能力。
分离运动期
特点是,患侧肢体可以实现单个关节的活动能力,并且接近于充分和正常。
正常阶段
特点是充分的恢复健康时的水平。
9脊髓损伤运动神经平面的概念以及运动关键肌
答:运动平面指脊髓损伤节段所对应的,肌肉运动能力正常与非正常交界的平面,既平面以上运动能力正常,平面以下运动能力受损。
运动关键肌共十组,分别是,C5屈肘肌,C6伸腕肌,C7伸肘肌,C8中指屈指肌,T1小指外展肌,L2屈髋肌,L3伸膝肌,L4踝背伸肌,L5足拇长伸趾肌,S1踝跖屈肌。
◎声明:本平台注明文章来源的均为转载,转载仅为分享专业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