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军营“八大员”吗?
“八大员”是部队中不同岗位的统称。他们看似平凡,却在部队的训练、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军队调整改革,“八大员”已经编入建制连队,被赋予备战打仗这个第一职能,焕发新的战斗力。
新角色新变化新作为。下面,小编为您扒一扒这些新“八大员”,感悟他们爱岗敬业、矢志打赢的强军故事。本期“北疆卫士号”推出军营“八大员”系列之①卫生员
“好痛啊!”许吉祥突然睁开眼睛大喊,连长周新辉却一脸释然,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原来,这是许吉祥第一次参加高原训练任务,就因为过度疲劳加缺氧,在演训场晕倒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可怎么办?”一时间,所有人都不知所措。
“让我看看”,只见一双手熟练地给许吉祥做了一番检查,随后从小包中取出银针,在许吉祥的合谷、人中、百会……等穴位上扎了几针,过了不到半分钟,许吉祥就醒了过来。这也就有了刚刚喊疼的画面。而给他针灸的,就是陆医院卫生员刘佰春。大家都喜欢叫他“刘大拿”。
刘佰春家中三代从医,受家庭环境滋养熏陶,他考入了河北医科大学。虽然穿上了白大褂,但是刘佰春心中却始终割舍不下军旅梦。毕业那年,校园里的征兵条幅再次吸引了他。这一次,他没有犹豫,选择逐梦——参军入伍。就这样,刘佰春成为了一名直招士官。来到部队后,刘佰医院担任卫生员。可刚上任不久,他就犯了难。军营的常见病和地方差别很大,学校里的知识大多用不上。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卫生员,节假日里,当战友们在休息娱乐时,他却一头扎在卫生所学习中医理疗知识;训练期间,他总是背着急救包四处巡诊,了解官兵身体情况。久而久之,许多战友开玩笑地说:“佰春班长简直就是我们的’贴身保镖’!”
一天夜里,外面下着瓢泼大雨。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刘佰春从被窝里拉了出来。新兵小张躺在病床上,腿肿得上下一样粗,是典型的“新兵腿”症状。刘佰春迅速取出银针,足三里、阴陵泉……一番针灸过后,小张的腿慢慢消肿。“班长,我的腿好多了,太神奇了,你可真是‘刘大拿’啊!”从此,“刘大拿”的称呼在官兵中传开。
刘佰春坚信勤能补拙。为了在针灸时减少战友的疼痛感,他反复练习无痛进针技术,把自己的身体当做“针灸训练模型”,反复练习下针的准度和力度,身上密密麻麻的针眼,见证着他日渐成熟的医术……年,医院担任理疗室负责人。一次会诊中刘佰春得知,上等兵张弛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每天夜间都疼得睡不着觉。刘柏春立即为他制定一套治疗方案,采取走罐、拔罐配合正骨治疗腰椎关节的方法,将传统理疗技术与现代理疗仪器相结合。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张弛的病症逐渐好转,整个人也开朗了许多。
一次任务期间,刘佰春发现炊事员李峰左手不能握拳。交谈中,刘佰春了解到,李峰因为一次意外受伤,尺神经受损,手术后留下了无名指和小拇指没有知觉的后遗症。因为手指功能受阻,李峰面临年底复员,思想压力很大。刘佰春握着他的手说:“小李,相信我,我一定会把你的手治好。”
刘佰春每天白天坚持给他做两个小时的按摩推拿,晚上自己就加班加点查阅相关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下来,李峰的手终于能自如活动了,刘佰春自己却足足瘦了十斤。“班长,我的腰好多了”“班长,我的腿不疼了”“班长,我今年在连队得到了优秀士官……”伴随着一个个好消息传回诊室,刘佰春累计收治患者已达三万余人次。行医治学,堪称典范;人格魅力,有口皆碑。刘佰春赢得了无数战友发自内心的赞美和尊重,却始终认为这都是他本职的工作。
他在日记中写道:回顾12年来的军旅生涯,部队既圆了我报国从军的梦想,又圆了我学医救人的理想,我会继续前行,为国防事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服务官兵作为第一标准,把官兵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履职尽责作为第一标准。
文 字:张宇松 宁春瑞 石璐璐摄 影:高 鑫主 管:陆军第七十八集团军政治工作部主 办:政治工作部宣传处来 源:北疆卫士号总 监:杨军舰总编审:张 胜总 编:杨再新责 编:丁 鼎 冯 程编 辑:高 鑫邮 箱:bjwsh_78.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