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周围神经病变的“侦察兵”
周围神经病变一直以来主要靠临床体检和电生理检查做出诊断,诊断缺乏精确的解剖学描述,无法可靠地确定神经损伤的根本原因,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超声高频显像方面的发展,使肌肉神经的超声显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高分辨率超声已经成为评价周围神经疾病的热门方法,它提供了清晰的神经解剖学信息,而功能信息则源于电生理诊断,两者相互补充,使周围神经病变进入多模态诊断模式。
高频超声不仅能够显示外周神经病变的形态、走行、水肿、增粗、连续性中断等,而且可以进一步明确周围神经损伤及卡压部位,原因、压迫程度等,直观并准确定位病变部位,动态、细微地显示周围神经的分布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在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过程中起到了“侦察兵”的作用。
正常正中神经长轴切面
正常正中神经短轴切面
呈“筛孔样”
常见周围神经病变的超声表现
一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1、肘管综合征是肘部尺神经卡压
尺神经长轴切面示:卡压处明显变细(黄色箭头所示),近段增粗(红色箭头所示),神经束回声减低。
肘管稍近端尺神经短轴切面,右图显示卡压后尺神经较对侧明显肿胀、增粗,神经束模糊
2、腕管综合征是腕部正中神经卡压
正中神经在腕管处受压变细(红色箭头所示),受压处神经外膜回声增强,其近端增粗(黄色箭头所示),回声减低
正中神经在腕管处受压其近端增粗,血流信号增多
3、胫神经受压
胫神经受因腘窝囊肿受压变细
二
周围神经占位性病变
1、神经鞘瘤
迷走神经的神经鞘瘤,神经两端呈“鼠尾征”(黄色箭头所示)与瘤体相连。
超声彩色多普勒可见瘤体内的血流信号
臂丛神经的神经鞘瘤,显示瘤体及两端增粗神经,CDFI:血流信号的显示。
剪切波弹性成像判断瘤体的硬度
尺神经内的两个神经纤维瘤
三
创伤性周围神经病变
腓神经(黄色箭头所示)损伤后形成的创伤性神经瘤
外伤后断裂的桡神经
审稿马桂凤
编辑夏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