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尺神经损伤感染
尺神经损伤治疗
尺神经损伤饮食
尺神经损伤医院
尺神经损伤用药
尺神经损伤特征

什么样的宴,值得你神经错乱

什么样的宴,

值得你神经错乱?

GrandBanquet

去年八月,为等旅伴到齐,在大理与昆明流连了几日。

七月至十月是云南的雨季,晴好的天气,一场暴雨说至就至。雨后最绮丽的馈赠,就是野菌。大理古城的饭店多是为了旅人而存在,外头应季陈展着一些常见的野菌,随意混杂在各色时令蔬菜中,被挑中了,用蒜瓣清炒一盘,就足以打发游客的胃,并没有用力赶一个季节的时髦。

这份随意,也是云南物产富足的表达。某个清晨在昆明客栈醒来,花香馥郁,一看窗外的土陶罐,换上了大把的香水百合。刚才的自然醒是错觉,实则是被花香唤醒的。趿拖鞋出去一看,旁边矮点的陶罐里竟然还斜斜插着一束白玫瑰,两瓶花大剌剌地并排盛放着,没有任何精致的器皿与花艺作陪衬,随意得如同它们只是两把摘来的野草。这是拥有全国最大鲜花市场的春城,四季不缺鲜花。

从这个角度来看,上天赋予这座城一种家有美玉不叫有钱,家有美玉摔来听玉碎声才有钱的高级感。放其他城市,这些不起眼的野生鲜菌就成了远道而来的山珍,保鲜与运输费用不菲,是进高级酒楼画蛇添足地佐以高级食材卖天价的,寻常小店哪里寻得。

到昆明时雨刚刚停,街巷里食材富足的随意也在流淌。大小店招上处处可见的“野菌汤锅”,却也透露着为一年一度野菌季到来的某种处心积虑。毕竟这是一项沿袭多年的饮食传统。汪曾祺曾在《昆明吃食》一文中写过一道甬道街鸡,他激赏道:“这里的“鸡”并不是真正的鸡,这是一种菌子……鸡的菌盖不大,而下面的菌把甚长而粗。一般菌子中吃的部分多在菌盖,而鸡好吃的地方正在菌把。鸡可称菌中之王。鸡的味道无法比方。……味似鸡,而细嫩过之,入口无渣,甚滑,且有一股清香。如果用一个字形容鸡的口感,可以说是:腴。甬道街有一家中等本地饭馆,善做鸡,极有名。”

不知有没有闲人考据出汪曾祺笔下“鸡”的学名,只是我甫一读到,就认定它是鸡枞菌。

这份自信来自自己拥有一定的川西平原乡村体验。母亲出生成长在成都北郊的乡村,地处浅丘,印象里竹林掩映下的广东客家移民特有四方旧宅,早已修建为两层小楼。所幸旧宅后的竹林仍然繁茂,六七月的雨后,厚积的腐烂竹叶之下,一组鸡枞菌孢生生不息,可以追溯至母亲的童年:“梅雨季绵上几天雨,我们就到竹林深处,扒开竹叶找到菌窝,能摘到好几朵伞打菇”。

“伞打菇”是音,大概是因鸡枞菌形状与雨伞极为相似。朴实直观的名字。采摘后,以竹叶重新掩盖,雨过天晴又可收获。“这里只有我们晓得……”几十年过去了,母亲反复回味着这个关于季节与美食的秘密。才从竹林中摘得的鸡枞,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天然与新鲜,家常的烹饪方法是以肥肉煎出油来,适量加水,放入菌子,配料只需姜、葱、盐。烧出来是一盆浓白的汤,若隐若现浮着撕成条状的鸡枞菌把,菌帽煮熟后弱弱一圈,如同收缩的水母。入口,淡淡猪油香烘托出鸡枞菌的滑嫩丰腴,如同夏日晨风拂过幽深竹林。

“昆明是菌类之乡。除鸡外,干巴菌、牛肝菌、青头菌,都好吃”,汪老先生在文中继续诱惑,而我去年独在异乡,终究没有勇气走进饭店,豪气地叫老板“来一锅!”——如果你曾听身边朋友说起,某年在云南旅行,因故错过客栈主人盛邀的野菌宴,回去后只见全客栈上吐下泻,唯自己逃出生天。而网上随意一搜,也能看到这样的标题:《美食季管好嘴哟~云南食用野生菌两月70人中毒3人死亡》。

甚觉好玩的是,近年的美食、科普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jix.com/cssssyy/877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