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档案:钱东翔,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医院神经外科科主任。
擅长领域:擅长于各类神经肿瘤的显微手术、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立体定向技术应用、危急重症颅脑损伤综合救治。长期涉猎神经损伤与修复的基础研究,在现代神经干细胞功能修复研究领域有相当造诣。
杀手锏:神经肿瘤的显微手术、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立体定向技术应用、危急重症颅脑损伤综合救治。
专家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严谨是他惯有的态度
作为岭南名医,在还没见到钱东翔前,记者猜想他是一名严肃严谨的医生,但真正接触到他时,严肃并不存在于这位严谨医生的身上。
求学时期,钱东翔就是一名优秀的学生,科代表、班长、学生会主席对他来说是正常的职务。一毕业便在广州医院任职至今,能成为出色的科主任也跟他严谨的态度分不开。
受患者爱戴并不是记者说说而已。每到周四上午,钱东翔坐诊之时,门诊办公室就挤满了患者。有时候挂不上号,老患者就会在非门诊时间摸上神经外科病区的主任办公室,直接来咨询和就诊。而他的座机和手机更是经常响起,“钱主任,我是您以前的患者某某介绍过来的,我的情况是这样的……”
分析病案:技术高超为女孩创人生
“我一毕业就到神经外科,接触的都是细活儿,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钱东翔提起刚工作时遇见的一个案例,“这个病患让我真切意识到医生的重要性”。
这名女患者自12岁起就反复出现头晕、头痛、间发性肢体抽搐的症状。CT及MRI检查清楚显示为“先天性单脑室合并脑穿通畸形”,20多年来,她跑遍医院,得到的答复都是该病无法治疗,只能尽力控制继发性癫痫的发作。遗憾的是,她的症状控制不良,发作也更频繁,左侧肢体出现萎缩,肌力下降,这样的状态持续了22年。
直到十多年前,钱东翔带领的团队为34岁的她行开创性开颅手术,并在显微条件下利用患者的自体带蒂游离大网膜,进行脑穿通畸形修补术。术后,她康复良好,癫痫发作明显得到控制,头晕、头痛症状消失,右侧肢体肌力逐步恢复直至步态正常。出院后不足一年,她成功怀孕并顺利产下一名健康女婴。
“她的女儿现在都长大了,很聪明,入读名校呢。”很显然,这名患者一直与钱东翔主任保持着密切联系。对于一名医生而言,这不可谓不是一种幸福呢。
困难再大也阻止不了他的决心
曾有一位26岁的患者,因间歇性癫痫发作到钱东翔处问诊,在做头颅MR检查时,钱东翔发现,位于毗邻脑干的颅底颞叶深部有个约4厘米的肿瘤。患者绝望地看着钱东翔,眼睛里闪着泪光。对于如天文数字般的治疗费用,患者只剩下叹息。
望着这位年轻人,钱东翔郑重地对他说:“你脑子里的是个血管性肿瘤,位置深风险大,但从手术治疗的角度来说,有一定的把握。如果你信任我们,我们一定会选用最经济的方案为你治好病。”
患者入院后,由钱东翔带领的神经外科团队在最短时间内为他做好术前检查、组织手术方案讨论。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钱东翔顺利将其颅底毗邻生命中枢的海绵状血管瘤完整全切。术后患者很快清醒并且毫无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癫痫发作完全消失。直到患者出院结账时,他才发现缴费单上的数字多么令人欣喜,感动得当场落泪。
钱东翔认为困难再大自己也要用全力去治疗患者,那是医者的责任。
立体定向解决小量脑出血
78岁的张伯发生了脑出血。按脑出血的诊断,当出血量达到50毫升以上时,一般都需要开颅手术。
但是,如果是出血量在50毫升以下的“小出血”呢?目前,常规的做法是保守治疗,即等待血块被吸收,但一般至少要耗时1个月,患者发生残疾的风险较大。此外,也有采取徒手穿刺和“方位尺”定位的方法来取出积血的,但容易产生误差。
钱东翔表示,张伯的出血量属于50毫升以下,可以使用“立体定向技术”,从单靶点向多靶点扩展来治疗脑出血。
这种技术被认为是治疗脑部“小出血”的一种很重要的主动干预方法,也是很多神经外科医生所推崇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主要通过穿刺的方式,用导针将脑部内的“积血”抽出,最快降低脑压,降低血块对脑部功能区的影响,更快恢复肢体功能,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相对于传统的徒手穿刺和“方位尺”穿刺,这种采用多靶点立体定向术微创手术更安全、更可控、稳定性也更高。运用高精度脑立体定向仪和射频热凝治疗仪,通过64排双螺旋CT和3.0高场强磁共振扫描仪配合,精准定位“血肿”位置。然后根据血肿的部位,用手术钻在头颅进行钻孔。最后,用穿刺针穿刺到原来定位好的靶点中心,将里面的积血一次性抽净。与此同时,还可通过导针将原来预备的双腔引流管置入血肿腔,以用于定期反复注药,固定之后缝合头皮。钱东翔表示,这种手术对患者带来的针道损伤,可忽略不计。
钱东翔总结,对于出血量在50ml以下的脑出血患者而言,这种多靶点立体定向术治疗脑出血的微创手术可最大程度地保全患者身体的功能。
术后张伯很快恢复了清醒并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下床活动。
健康忠告:秋冬警惕短暂性脑缺血
秋冬季节是脑中风的高危期,每年我国新发中风患者就有万~万人。
短暂性脑缺血也称“小中风”,症状主要表现为看东西突然出现黑蒙,或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说话吐字不清、视力模糊等。一般发作时间不长,虽可恢复正常,但却是发生完全性脑卒中的先兆和危险信号。特别是在冬季,更容易被误认为是天气寒冷导致的身体僵硬,结果就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治疗后效果也不好。事实上,辨别中风并不难,只要在出现以下这三个症状的其中任意一个,就医院。
语言测试:请患者复述一句短语,如说话不清楚或者无法说话要注意。
微笑测试:请患者“露齿”或微笑,一侧面部表情不正常要注意。
举手测试:请患者闭眼,双臂平举10秒钟,一个手臂无法维持则要警惕。
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中风口诀,即“言语含糊嘴角歪,医院”。
本文来源于《老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