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定义: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NeurophysiologicalMonitoring,IONM)是应用各种神经电生理技术,监测手术中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的一门技术,已逐渐成为临床手术中监测神经功能完整性、减少神经损伤、提高手术质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结果是从功能上了解神经系统是否受到损伤,客观地评估在神经外科、骨科、心脏外科及五官科等术中病人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从而提供给手术医师可靠的信息,使手术进行得更顺利、更安全。
颈椎手术操作中
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目的:
1、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早地发现和辨明由于手术造成的神经损害,并迅速纠正损害的原因,避免永久性的神经损伤。迅速发现手术中系统性的变化,如缺氧或低血压而引起的系统性变化,常出现在系统性变化之前。
2、协助手术医师鉴别不明确的组织,特别是那些穿过或围绕在组织或肿瘤上的神经纤维、神经受损害的部位、节段,并检查受损的神经或者神经束是否还有功能。
3、提供给手术医师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依据,使手术者明白正在进行的手术步骤会不会造成神经的损伤。如中央沟定位。
4、脑电图和肌电图还可以帮助了解麻醉深度和使用肌松剂的情况。
5.、为医务人员提供自我保护,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属心理上一种安全感,消除病人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三、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适应症:
在各科各类手术中,凡是可能影响到脑、脊髓、神经根和外周神经功能的手术,都可以在手术中通过不同方式的神经监测技术直接了解神经功能的完整性,减少神经损伤的机会,提高手术质量。
1、脑神经外科:脑肿瘤、血管畸形或癫痫病灶切除的手术中,可以根据神经电生理测定对大脑皮质运动区和感觉区定位,决定手术皮质入路及切除范围,减少手术对运动皮质的损伤。
2、脊髓神经外科:选择性后根切除、脊髓粘连和腰骶脊髓分离手术中,可以根据刺激神经根丝引发的肌电图、刺激肌电图的结果决定分离、切除及保留的范围,对保护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功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3、脊柱外科: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手术医师可以根据即时的感觉、运动传导束功能测定的结果,决定对侧弯矫正的程度。
4、骨科或者神经外科:腰骶椎脊柱器械固定手术中,可以根据刺激肌电图的结果,了解植入人体内的器械是否破入椎管或离脊髓神经根太近。
5、血管外科: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可以根据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的结果提供给手术医师大脑功能状态,以决定手术中是否使用分流导管,以降低手术中因放置分流导管而造成的脑血管栓塞。
6、五官科:在乳突根治、中耳重建、腮腺及面部肿瘤切除过程中,利用面神经功能监测手段,可以减少面神经损伤的机会。
四、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基本方法:
1、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SEPs)--监测上行感觉神经传导系统的功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术中监护技术,其反映脊髓侧后索和后索上行传导束的功能,当电刺激施加于外周感觉神经,刺激所引起的兴奋从周围神经上行到脊髓、脑干,经丘脑交叉传到大脑皮层感觉区,在神经干及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记录到相应的电位。根据不同手术确定刺激位置,给予恒流电刺激。常用的刺激部位:在上肢通常刺激正中神经或尺神经,在下肢通常刺激胫后神经或腓总神经,一般认为SEP波幅下降50%和(或)潜伏期延长10%,提示神经损伤的可能。
上钉时体感波幅明显下降
2、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PotentialsMEPs)--监测下行运动神经传导系统的功能,是近几年蓬勃发展起来的术中监护技术。其反映脊髓前索和侧索的运动功能状态,用于监测神经系统下行性信号的传递功能。常用的是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经头皮电刺激运动皮质产生下行电信号,通过脊髓皮质束,最终以肌肉或周围神经记录运动诱发电位。以记录的动作电位波幅大小作为评估运动神经传导功能完整性的依据。有效地监护皮质脊髓束的功能状况,能更直接地反映临床上所关心的手术操作所致的偏瘫或全瘫等脊髓神经损伤,与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预后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因此,MEP常与SEP联合应用,成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术中电生理联合监护手段。
颈椎手术减压后运动波幅明显增高
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通过听觉传导通路监测脑干功能及听神经功能,是一项脑干受损较为敏感的客观指标,是由声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上的电活动,能客观敏感地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BAEP记录的是听觉传导通路中的神经电位活动,反映耳蜗至脑干相关结构的功能状况,凡是累及听通道的任何病变或损伤都会影响BAEP。往往脑干轻微受损而临床无症状和体征时,BAEP已有改变。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V波潜伏期延长
4、自由肌电图(FreeElectromyogramFEMG)及刺激肌电图(TriggeredEMG)--监测支配肌肉活动的颅神经、脊神经根丝以及外周神经的功能,主要作用是监护神经根受激惹后诱发的动作电位,是在手术静态期使用微量电流刺激神经根,在该神经支配的肌肉监测诱发的动作电位。一般只要出现持续动作电位,则提示神经根受到牵拉、机械刺激甚至有损伤的可能。
5、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显示大脑半球皮质功能和癫痫灶定位。
五、影响术中脊髓监护因素繁多,对诸多因素影响的理解和判断是监护成功的关键。
目前此项技术已开展近一年余,已配合脊柱科、神经外科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手术余台,其中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骨折、椎间盘突出,螺钉内固定手术、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三叉神经鞘瘤切除手术等。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神经电生理监测已成为临床手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手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为临床保驾护航!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么样白癜风早期症状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