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原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存在于哺乳动物中
B.进化过程中高度变异
C.维持正常细胞生理功能
D.Rb基因是最早发现的原癌基因
1、答案:C
解析:①原癌基因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从酵母到人的细胞普遍存在。
②原癌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基因序列是高度保守性。
③原癌基因的作用是通过其表达产物蛋白质来体现的;它们存在于正常细胞不仅无害,而且对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起重要作用,是细胞发育、组织再生、创伤愈合等所必需。
④Rb基因是最早发现的抑癌基因而不是原癌基因。
2.主要由纤维蛋白构成的血栓是
A.透明血栓
B.红色血栓
C.混合血栓
D.白色血栓
E.附壁血栓
答案:A
解析:①透明血栓主要由嗜酸性同质性的纤维蛋白构成,又称为纤维素性血栓,最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②红色血栓是阻塞性血栓的血栓尾部分,主要成分是凝固的血液。
③混合血栓由血小板梁、白细胞、网状纤维蛋白和红细胞组成。
④白色血栓是阻塞性血栓的血栓头部,或心瓣膜上的赘生物,动脉壁上的附壁血栓,主要成分为血小板。
⑤附壁血栓则主要为混合血栓。
3.双腿交叉乘车时,因紧急刹车受伤,左髋部疼痛不能行走,X线报告为髋关节后脱位,患肢的典型畸形应该是
A.短缩,屈曲,内收,内旋
B.短缩,屈曲,内收,外旋
C.短缩,屈曲,外展,外旋
D.变长,屈曲,外展,外旋
E.短缩,屈曲,外展,内旋
3答案:A
解析:肘关节脱位,由于向内、外侧脱位时的移位将尺神经与周围的组织撕脱,一并向内或外移位,可造成尺神经损伤。
4.RNA肿瘤病毒携带的癌基因v-onc来源于宿主基因组中的
A.原癌基因
B.抑癌基因
C.重复序列
D.转座子
E.内含子
2、答案:A
解析:在进化过程中,部分RNA肿瘤病毒俘获了c-omc,使之稳定地整合于病毒基因组中,并加以改造,成为病毒癌基因v-onc,例如erbB2、ras、myc等。
5.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来比较,下列各组哪个排列是正确的
A.结缔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
B.软骨腱组织肾小球
C.骨组织平滑肌神经细胞
D.鳞状上皮细胞横纹肌神经细胞
E.神经细胞>横纹肌>骨组织
答案:C
解析:按再生能力的强弱,人体组织细胞分为三类: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和永久性细胞。
①不稳定细胞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如表皮、粘膜上皮、男性女性的生殖器官管腔上的被覆上皮,淋巴及造血细胞等。
②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增殖不明显,受到损伤刺激时,分裂增生。这类细胞又分两种,一种再生能力强,如各种结缔组织细胞、神经胶质细胞、骨膜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腺上皮等;另一种再生能力弱,如平滑肌细胞。
③永久性细胞一旦破坏后不能增生,如神经细胞、心肌细胞及横纹肌细胞等。题中提及的肾小球破坏后不能完全再生,而是进行瘢痕修复。
6.寒冷刺激可引起下丘脑促垂体区释放
A.CRH
B.TRH
C.GnRH
D.GHIH
E.GH
答案:B
解析:①寒冷刺激通过下丘脑(TRH)-腺垂体(TSH)-甲状腺轴的活动,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起到增加产热量、抵御寒冷的效应。
②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腺垂体释放ACTH,使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
③GnRH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GHIH为生长激素抑制激素。GH为生长激素。
7.急性肺淤血时,肺泡腔内的主要成分是
A.心力衰竭细胞
B.纤维蛋白
C.伊红色水肿液
D.中性粒细胞
E.黏液
答案:C
解析:①急性肺淤血时,肺泡腔内的主要成分是红色水肿液,其内可见漏出的红细胞,由于时间短,心力衰竭细胞不会很多,更不会发生淤血性硬化。
②肺泡腔内出现心衰细胞,纤维蛋白或纤维化为慢性肺淤血的病理特征。
③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炎症的特点。
8.女性,55岁,主诉右手桡侧三指麻木,夜间常有麻醒史。查体:右手鱼际肌萎缩,右手桡侧三指痛觉减退。最可能的诊断是(99/年)
A.腕管综合征
B.肘管综合征
C.颈椎病
D.右肩周炎
E.胸廓出口综合征
答案:A
解析:①腕管综合症: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出现的一组症状,临床表现以中年女性多见,绝经期女性占双侧发病者90%。病人首先感到桡侧三个手指端麻木或疼痛,持物无力,以中指最甚。夜间或清晨症状最重,适当的抖动手腕症状可减轻。有时疼痛可牵涉至前臂,但感觉异常仅出现在腕下正中神经支配区。
②本例患者中年女性,病人感觉桡侧是三个手指端麻木伴感觉减退,夜间加重麻醒,最可能诊断为腕管综合征。
③肘管综合征:是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压所致,临床表现是手背尺侧、小鱼际、小指及环指尺侧半感觉麻木或刺痛,夹纸试验阳性及Tinel征阳性。
④颈椎病神经根型除手指运动障碍外,还伴有前臂屈肌运动障碍,屈腕试验及腕部Tinel征均为阴性。
⑤肩周炎称为粘连性肩关节囊炎,主要表现为肩周痛,肩各个方向主动、被动活动受限,后伸最重。
⑥胸廓出口综合征是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在胸廓上口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其中神经受压症状有疼痛,感觉异常与麻木,常位于手指和手的尺神经分布区。
9.下列关于糖皮质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弱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
B.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
C.分泌过多时可引起脂肪重新分布
D.对保持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正常反应有重要作用
E.促进糖异生
答案:A
解析:糖皮质激素:①促进糖原异生,减少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导致血糖升高。
②促进肝外组织蛋白分解(特别是肌肉),减少合成。
③促进脂肪分解,并增强脂肪酸在肝内氧化,这也有利于糖异生。
④分泌过多时,体内脂肪发生重新分布,四肢消瘦,躯干和面部发胖。
⑤糖皮质激素本身无缩血管作用,但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允许作用)。
⑥在应激反应中,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而不是减弱(A错误)。
10.硅肺的特征病变是
A.类上皮肉芽肿
B.胸膜呈斑状增厚
C.硅肺空洞
D.硅结节
E.肺间质纤维化
答案:D
解析:①硅肺的基本病变是硅结节的形成和肺组织的弥漫性纤维化,硅结节是硅肺的特征性病变。
②选项B、C、E虽是硅肺的病理改变,但却不是特征性病变。
③另外硅肺胸膜可因弥漫性纤维化而广泛增厚(不是斑状增厚)。
11.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可分泌的激素是
A.黄体生成素
B.促卵泡激素
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人绒毛膜生长素
E.孕激素和雌激素
答案:E
解析:①卵巢主要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卵泡期主要由颗粒细胞和内膜细胞分泌雌激素,而黄体期黄体细胞在LH作用下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
②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均由腺垂体分泌。
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由下丘脑分泌。
④人绒毛膜生长素由胎盘分泌。
12.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类型是
A.类癌
B.腺癌
C.鳞癌
D.大细胞癌
E.小细胞癌
答案:E
解析:肺癌的恶性程度依次为小细胞癌>大细胞癌>腺癌>鳞癌>类癌。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类型是小细胞癌。
镜下:癌细胞小,常呈圆形或卵圆形,也可以呈梭形或燕麦形,癌细胞呈弥漫性分布或呈片状,条索状排列,称为燕麦细胞癌。
小细胞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Kulchitsky细胞,具有异源性内分泌功能,生长迅速,且转移较早。5年存活率低。
13.男性,26岁,左腕部被刀砍伤.左手呈爪形畸形,拇指对掌功能丧失,手指浅感觉丧失,其损伤的神经可能是(98/年)
A.尺神经
B.桡神经
C.正中神经
D.尺神经及正中神经
E.桡神经及正中神经
参考答案:D
解析:①正中神经于腕部和肘部位置表浅,易受损伤,低位损伤(腕部)损伤时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拇指对掌功能和手的桡侧半感觉障碍,特别是示、中指远节感觉消失。尺神经腕部损伤主要表现为环、小指爪形手畸形及手指内收、外展障碍和Froment征以及手部尺侧半和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障碍,特别是小指感觉消失。②本题患者左腕部被刀砍伤,出现典型的“爪形手”,判断有尺神经损伤,“拇指对掌功能丧失,手指浅感觉丧失”可判断伴有正中神经的低位损伤(腕部),因此,本题选择D。
14.有关尺神经的解剖和损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腕横韧带深部进入手掌
B.位于肱骨内上髁后方的尺神经沟内
C.皮肤感觉支支配尺侧1个半手指指腹
D.受损伤后,因指间关节屈曲而呈爪形
E.尺神经损伤后,所支配的小肌肉功能恢复比较差
答案:A
解析:①解剖:尺神经来自臂丛内侧束,沿着肱动脉内侧下行,于上臂中端逐渐转向背侧。经肱骨内上髁后侧的尺神经沟(B对),穿尺侧腕屈肌尺骨头与肱骨头之间,发出分支至尺侧腕屈肌,然后于尺侧腕屈肌与指深屈肌间进入前臂掌侧,发出分支至深屈肌尺侧半,再与尺动脉伴行,于尺侧腕屈肌桡侧深面至腕部,于腕上约5㎝发出手背至手背尺侧皮肤。主干分为深支和浅支,深支穿小鱼际肌进入手掌深部,支配小鱼际肌。浅支至手掌尺侧及尺侧一个半手指的皮肤。(A错C对)②损伤表现:尺神经易在腕部和肘部损伤,腕部损伤主要表现为环、小指爪形手畸形(D对)及手指内收、外展障碍和Froment征以及手部尺侧半和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障碍,特别是小指感觉消失。肘部损伤除以上表现外还有环、小指末节屈曲功能障碍,一般仅表现为屈曲无力。尺神经损伤修复后手内肌功能恢复较差,应尽早修复损伤神经。(E对)
协议通关班
1、学习方式:手机、iPad、电脑随时随地听高清课件,做题库测试
2.课程内容:课程覆盖考试考点知识,0基础都可以听得懂课程,会做题通过考试!
3、练习题库:按照今年考试趋势整理练习,有详细解析流程。
4、答疑解惑:学习中问题一对一解答,学习群同学间互动沟通。
5、冲刺阶段:串讲知识+模考试卷冲刺点题通过考试60分!
同等学力试听,辅导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