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尺神经损伤感染
尺神经损伤治疗
尺神经损伤饮食
尺神经损伤医院
尺神经损伤用药
尺神经损伤特征

挤压伤急救

(一)挤压伤的定义

挤压伤(crushinjury)广义是指机体任何一个部位受到挤压,使组织结构的连续性受到破坏和功能障碍。但是临床上所提的挤压伤特指人体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四肢、躯干,受压榨或挤压后所造成的损伤。通常受压肌肉组织大量变性、坏死,组织间隙渗出、水肿。表现为受压部位的肿胀,感觉迟钝或缺失,运动障碍,以及肌红蛋白血症和一过性肌红蛋白尿,进一步可进展为高钾血症及以肌红蛋白血尿为特征的急性肾衰竭。

(二)临床特征及处理

挤压伤常可见于手、足被钝性物体如砖头、石块、门窗、机器或车辆等暴力所致挤压伤;也可见于爆炸冲击所致的挤压伤,这些伤害常常伤及内脏,造成胃出血、肝脾破裂等;更严重的挤压伤见于地震房屋倒塌、建筑事故等引起的压埋伤。

1.手指、脚趾挤压伤可见指(趾)甲下血肿,呈黑紫色;也可为开放性损伤,甚至有骨折。应立即用冷水或冰块冷敷其受伤部位,以减少出血和减轻疼痛;后期可用热敷以促进淤血的吸收。对甲下积血应及时排除,不仅可以止痛,还可以减少感染,以保存指甲。

.内脏及肢体伤应密切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改变,医院救治。肢体挤压伤严重肿胀者,及时行切开减压术,以保证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肢体坏死。

3.筋膜间隔综合征是指四肢肌肉和神经都处于由筋膜形成的间隔中,当筋膜间隔内压力增加,会影响该处的血液循环及组织功能,最后导致肌肉缺血坏死,神经麻痹,甚至危及生命。造成筋膜间隔内压升高有多种原因,如重物挤压、包扎过紧、肢体长时间受压,以及血管损伤而致血肿,肌肉过度活动后发生肿胀等,都将使间隔内和全身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

(1)临床表现:初期可有伤肢间歇性的麻木和异样感,之后为深部广泛而剧烈的进行性灼痛,向远端放射,远端动脉搏动减弱。缺血持续1小时以上,将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如肌肉挛缩、感觉消失、运动无力、远端动脉搏动消失等。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贻误,应密切观察伤肢局部变化。骨折复位后,无论用棉垫绷带包扎或石膏外固定,都应密切观察伤肢远端血供情况,即皮肤颜色、温度和远端动脉搏动,包括桡动脉或足背动脉。

()急救原则:对肢体肿胀严重者,应注意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局部敷用消肿散以助消肿。如肿胀异常,应立即松解外固定及敷料,制动伤肢,切忌按摩和热敷。经一段时间观察血液循环仍不改善,应及时手术切开减压,以确保肢体安全。晚期伤肢有严重血运障碍或无血运,肢体确定无功能,有全身中毒症状,经过减张引流后仍不缓解,或合并气性坏疽者,应截肢,以免发生致命性并发症。

4.挤压综合征当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被外部重物长时间挤压,或长期固定体位的自压、解除压迫后出现以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为特点的急性肾衰竭,称为挤压综合征多在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及战争时发生。

(1)临床表现:以全身变化为重,而局部只有肢体肿胀、皮肤压痕、皮下淤血及周围水疱。有时外观可无明显变化,早期常延误诊治。全身变化可有休克、肌红蛋白尿、肾衰竭、高钾血症、酸中毒。特点是病情重,变化快,伤后应详细询问挤压时间及伤情,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及尿色、尿量,注意伤肢肿胀情况,局部皮肤颜色、温度,伤肢感觉及运动情况,如有阳性体征,要警惕挤压综合征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急救原则:①在事故或战场中,急救人员应迅速进入现场,积极抢救伤员,尽早解除重物挤压。对伤肢要制动,尤其对尚能行动的伤员要说明活动的危险性。②伤肢应暴露在凉爽空气中或用凉水降低伤肢温度,降低组织代谢,减少毒素吸收。伤肢禁止抬高按摩或热敷,以免加重损伤肌肉的缺氧。③挤压的伤肢有开放伤口出血,应予止血,但禁忌加压包扎。更不可用止血带。④早期可采用预防性措施。对大批伤员都可服用碱性饮料,如不能进食者,用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可碱化尿液,避免肌红蛋白在肾小管中沉积。⑤及时补充血容量,预防休克,及时补充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但要注意正确补液,记录出入量,以保证出入量平衡。并监测血CL-、Na*、K*、尿素、肌酐等。⑥对开放伤口出血者,可输红细胞悬液、新鲜血浆。⑦限制高钾食物和药物摄入,以避免高钾血症。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外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诊断学急症处理传染病种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老年护理实践指南养老护理员基础护理技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jix.com/csssszl/808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