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同一个脑外伤的病人,医院不同医生给出的诊断往往不完全相同,很多医生把「颅脑损伤」用于所有头部受伤患者的诊断,却不细究「颅」和「脑」有何区别;更有甚者,一个「头外伤」简单了事。
殊不知,认真准确地下诊断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及评估预后,同时也有助于因交通事故、民事纠纷等原因受伤者向第三者进行公正合理的维权。
你认为自己对头外伤患者做出的诊断准确吗?不妨看了下文再做回答。
颅脑损伤分类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介绍的是临床常见的、得到广泛认可的分类方法,并总结了颅脑损伤伤情程度分类,用图表的形式呈现,方便大家记忆。
先来看颅脑损伤分类图,如下所示:
图1颅脑损伤分类总结
以下要点有助于加深对上图的理解和记忆:
1.颅脑可分为颅与脑两部分,颅部包括颅骨及附着的软组织,脑部则泛指颅腔内容物,包括脑组织、脑血管及血液、脑室系统及脑脊液。故从大体上可分为:颅伤、脑伤、颅脑伤。
2.颅脑损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所谓开放是指伤处与外界相通,「开放性颅脑损伤」是指颅脑各层组织开放伤的总称,包括头皮挫裂伤、撕脱伤,开放性颅骨骨折及开放性脑损伤。而诊断「开放性脑损伤」的关键点在于有无硬脑膜破裂。
颅底骨折因多伴有硬脑膜撕裂而使脑组织与外界相通(存在脑脊液漏、气颅等证据),因而属于开放性脑损伤范畴,称为内开放性脑损伤。
3.根据脑损伤机制和病理改变,临床上又将脑损伤分为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两类。顾名思义,所谓原发,是指外力作用在头部,立即产生的脑组织损害;继发性损伤是在原发损伤基础上经过一定时间而形成的病变,表现为受伤当时无症状体征,经过伤后一段时间后出现,或伤后即出现症状体征,可见进行性加重。
注意,经手术探查或CT扫描证实原来没有血肿的部位,一段时间后出现新的血肿,称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这一情况需格外警惕。
做出初步诊断后,要对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评估,这一过程很多新手都难以做得准确,相信看了下面的表格,定会有助于理清思维、准确判断。
表1颅脑损伤患者伤情程度分类国内外标准对照注:1.年在北京颅脑损伤专题会议上重新修定了我国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分型,于年在南京第二届中华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上,从重型中分出了特重型;2.-年英国Teasdale和Jennett提出了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GlasgowComaScale,GCS)。
对于GCS大家一定烂熟于心了吧,没有达到这一程度的同学请再瞅一眼下表:
表2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GCS)
GCS的缺陷是缺少病人生命体征、瞳孔变化及神经系统检查等重要内容,不能全面反映病人情况。Born于年又在GCS的基础上,增加了脑干反射记分法,称为格拉斯哥-莱吉昏迷记分法(GLCS)。
与GCS相比,GLCS增加了5种脑干反射检查(额眼轮匝肌反射、垂直性眼前庭反射、瞳孔对光反射、水平性眼前庭反射、眼心反射)来评估病情,在此不再详述。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王忠诚主编.
2.现代颅脑创伤与疾病治疗学.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李国彬、崔涛、孙建新等主编.
本文由beta原创,感谢授权。
编辑
程培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