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个让台山人感动的小故事!
台山市端芬镇锦江卫生站的大学生村医夫妇——江卓尔、吴艳玲,心怀治病救人的朴实信念,八年来,践行了一句诺言——“24小时上门为民服务”。
作为上世纪90年代的“天子骄子”,他们怀着满腔热情,扎根基层,守护乡亲,风里雨里,随叫随到,用精湛的医术和朴实的情怀,诠释了医者仁心。
共同的兴趣爱好,让夫妻俩从未因生活上的事红过脸。
1他们来了,乡村有了医生
江卓尔,台山端芬海阳八家村人。父母都是乡医,耳濡目染下,医学情结在他内心早已根深蒂固。年,他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山东中医药大学,并认识了美丽的新疆姑娘吴艳玲。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两人很快地走到了一起。
三年后,江卓尔的父亲因病逝世,家中失去了顶梁柱。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和弟弟,大学毕业的江卓尔主动放弃留城机会,回到了家乡,在一家药店工作。
台山与新疆相隔多公里,但距离并没有冲淡江卓尔与吴艳玲的感情,反而让两颗心靠得更近。年,两人领证结婚。由于此时吴艳医院当内科医生,因此,只有假期方能团聚。“挤公交、坐火车、转汽车,仅在路上就要花费四五天时间。”吴艳玲回忆道。尽管一年才能见一两次面,但两人始终相互理解,相互鼓励。
年,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加快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已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的江卓尔与吴艳玲向台山市卫生局提出了建设锦江卫生站的申请。江卓尔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深知越是基层越需要医生,正好可以用所学服务村民。
年2月,锦江卫生站正式投入使用,主要是利用中医药知识,治疗颈椎腰腿痛,小儿咳喘、鼻炎、脑瘫等。从此,这间占地平方米、背临连片农田的卫生站,不仅成为夫妻俩工作的地方,也成了他们的“家”。
2“要不是江医生,我早就没命了”
锦江卫生站的服务范围覆盖13条村的多位村民,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约占1/5,且大多是空巢老人。
“刚来的时候真不习惯,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障碍。”吴艳玲说。为了快速融入当地生活,这位外来媳妇用拼音标注来学习台山话。仅用2年时间,她就能和村民顺畅交流了。
为方便随时出诊,周一至周五,夫妻俩干脆把“家”安在卫生站。同时,还专门建了一个北京治白癜风的费用CCTV品牌影响力采访刘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