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后病程一般都比较长,恢复的速度比较慢,需要的康复时间长,但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果将无法预计。因此尽早的发现病情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能有效的改善预后。那如何更早的发现周围神经受损呢?检查方法有哪些呢?
如何尽早发现周围神经损伤呢?
对于疑似外周神经损伤的患者,首先可根据肢体压砸部位、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性质和程度,包括受伤部位的检查;肢体姿势(有无畸形——桡神经损伤有腕下垂;尺神经损伤有爪状手,即第4、5指的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正中神经损伤有猿手;腓总神经损伤有足下垂等)。
确诊受损神经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运动功能的检查:根据肌肉瘫痪情况判断神经损伤及其程度(用六级法区分肌力);
感觉功能的检查:检查痛觉、触觉等及其改变范围,判断神经损伤程度,神经修复后,粗感觉恢复较早较好;神经损伤后,支配区的皮肤常发冷、无汗、光滑、萎缩,坐骨神经伤常发生足底压疮,足部冻伤,无汗或少汗区一般符合感觉消失范围;
反射:可出现腱反射消失或减退;神经近侧断端可有假性神经瘤,常有剧烈疼痛和触痛,触痛放散至该神经支配区;
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当神经损伤后或损伤神经修复后,在损伤平面或神经生长所达到的部位,轻叩神经,即发生该神经分布区放射性麻痛,称Tinel征阳性。
如果临床诊断外周神经损伤,可进行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检查,判断神经损伤范围、程度、神经再支配情况、吻合后恢复情况及预后。但是应该掌握好检查时机,比如肌电图纤颤电位的出现常比较晚,如果过早检查常不易发现。
如果您有以下疾病方面的问题: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腋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肌皮神经损伤)、脑神经损伤等及引发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