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分类及康复训练
伤筋动骨这些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骨折作为一种比较经常发生的情况,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相关方面的知识,常见四肢骨折的分类有哪些?
一、股骨干骨折
多见于青壮年。多由强大的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表现特点:1畸形2出血量可达-毫升,容易发生休克。
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手法复位后用小夹板或石膏进行外固定、牵引术。
2.手术治疗
功能锻炼:1.初期床上功能锻炼,注意抬高患肢,可以帮助血液循环好些。可以锻炼膝踝关节伸屈,锻炼股四头肌肌力(股四头肌收缩,使整个下肢用力,然后再放松,一下一下地逐渐进行)。
2.术后中期患者拍X片根据医嘱去指导患者在床上不负重活动,进行cpm机关节屈伸锻炼,直腿抬高的运动。
3.后期骨折已临床愈合,或已去除外固定。可在扶拐保护下,逐渐负重走路,直至骨折愈合牢固。
二、胫腓骨干骨折
常见,以青壮年和儿童居多。多由直接暴力引起,以胫骨前内侧紧贴皮肤,易形成开放性骨折。表现特点:有反常活动和畸形。
治疗方法:1.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或骨牵引
2手术治疗:开放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功能训练:★初期(1)取平卧位,患侧下肢用软枕稍垫高以利于静脉回流;(2)经骨科处理后3~4天在卧位下开始行保健体操,上肢肌力的练习,患肢髋、踝、趾的主动练习,患肢股四头肌肉的等长收缩;(3)15天左右增加髋、膝、踝关节主动屈、伸和趾的等长收缩、髋部抗阻练习;(4)45天左右有外固定的患者可持双腋拐做三点式步行,患肢不着地;(5)可在足底沿纵轴进行扣击,每日2次,每次下。★恢复期(1)去除外固定后,增加膝、踝关节的主动练习,15天后开始在扶持下做起坐练习、双足站立下做踮足尖、下蹲、练习;(2)做患肢髋屈、伸、内收、外展和膝踝关节的屈伸抗阻练习;(3)30天后在扶杆站立位练习改为双下肢交替步行,增加踝内外翻的抗阻练习,以后扶腋拐做四点步行,逐渐增加患肢的负重。
三、肱骨髁上骨折
常见于5-12岁小儿。伸直型多见,多由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引起。表现特点:肘部畸形,肘后三角关系正常;可合并正中、桡或尺神经损伤;肱动脉损伤或受压可引起前臂肌缺血,出现剧痛、苍白、发凉、麻木、被动伸指疼痛及桡动脉搏动消失,如不及时处理,以后出现缺血性肌痉挛。
治疗方法:1.手法复位后夹板或石膏固定。
2.手术治疗:克氏针与石膏结合治疗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功能锻炼: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所以,被固定的肢体,均要作适当的肌肉收缩和放松锻炼。对于没有固定的关节,应及时鼓励病人作主动的功能锻炼,当骨折端已达临床愈合就逐渐加强负重锻炼。
四、尺桡骨干双骨折
较多见青少年占多数。因致伤暴力不同,使两骨骨折线平面和畸形程度有所差异。表现特点:以旋转活动障碍明显,有畸形、骨擦音及反常活动;可合并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治疗方法:1.闭合复位外固定。2.髓内固定。3.钢板螺钉内固定。
功能锻炼:1.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
2.伤后2-4周肿胀消除后除继续一会上训练外,应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但禁忌做前臂旋转活动。3.骨折愈合后,增加前臂旋转活动及用手推墙活动。
五、Colles骨折
是指发生在桡骨下端3厘米以内的伸直型骨折,见于中老年有辜质疏松者。由于跌倒时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引起。表现特点:典型的Colles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桡侧移位,侧面观呈“餐叉”样畸形,正面观呈“枪刺刀”畸形。
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采用石膏及外固定架治疗。
2.手术治疗:可选钢板内固定或皮穿刺克氏针固定。
功能锻炼:
以上所有康复锻炼需在医生及护士的指导下进行
祝君早日康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