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军事不感兴趣,打死我也不去部队!”向来懂事的儿子宏韬眼中满是不解、委屈和无奈。
“没有国,哪有家?没有饭吃,哪来的兴趣爱好?你今天必须填报军校或者国防生院校!”
我们母子间的这场冲突,发生在年宏韬填报高考志愿的那天。
作者儿子儿时
“妈妈,我来保护你!”
坚持让宏韬“携笔从戎”,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因素,更有我的信念和寄托。我希望宏韬能够在部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了却我的一桩心愿。
在我们“60后”“70后”心目中,能身穿绿色军装、头戴“大盖帽”成为军人,是响应神圣的召唤,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大雨哗哗下,北京来电话,要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这是我童年时代的一首歌谣,每每下雨时小伙伴们就会唱起来。看到绿军装,我们的敬佩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学生时代的我总梦想着可以考入军校,但因家中负债累累,高考后我没有填报志愿就辍学回家,无奈地选择就业、结婚、生子。
我们家乡比较封闭,我的婚姻算是由父母“包办”,我没有尝到爱情的甜蜜,唯一的欣慰就是宏韬乖巧懂事、积极向上。他5岁那年过春节时,我给他买了一套小军装并且拍照留念,他英姿飒爽、神气十足地对我说:“妈妈,我来保护你!”稚嫩的声音今犹在耳。
宏韬上小学后,一张张优异的成绩单、一本本烫金的荣誉证书,是儿子给我最好的回报和安慰,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10岁那年,我和他爸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但我暗下决心:不能影响到儿子,就是再穷、再难也要让儿子读书成才,走出大山。
~年,为了生计,我承包了十几亩农田,扣大棚、犁水田、种玉米、插秧苗,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没日没夜地在地里转。懂事的宏韬也给我当帮手,温饭送水、割稻捡豆,我们母子相依为命,共度艰难,却也其乐融融。
有一年秋收,宏韬见我忙不过来,就吵着要来地里帮我掰玉米。那时,宏韬还不及玉米秸秆的一半高,每次总要跳起来才能勉强伸手够到玉米棒。正当我们干得起劲儿,只听“啊”的一声大叫,我跑过去一看,是秸秆皮将他右手的虎口处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鲜血不住地流。
我一边给他包扎,一边又心疼又嗔怪地说:“不让你来你偏不听,这回够你疼几天的了。”
宏韬坚强地说:“男子汉不怕疼,我还要保护妈妈呢。”
“要是真想保护我,你就给我好好念书,将来考个军校,替妈妈圆了军旅梦。”看着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着头,我心想: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但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要供儿子上学!
作者
“赛场如战场,战场上没有逃兵!”
填报高考志愿那天,我们母子陷在对峙的僵局中。我母亲在一旁说:“让小韬以后去部队我也不舍得,要不就在家当个民兵吧,反正都是兵,都是保家卫国嘛。”母亲半开玩笑的话音刚落,我和宏韬都“扑哧”一声笑了。
儿子向来孝顺,遇事也很顺从我,也许他当时心里不情愿,但最终还是填报了国防生院校。天遂人愿,苦尽甘来,年7月26日,儿子收到了江苏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了一名海军国防生。
“儿子,你到学校后就全靠自己了,没事儿多给妈打电话啊。”
“妈,您放心吧,我绝不辜负您的希望,我一定要做一名合格的军人!”离别的车站,懂事的儿子一边背着行李往月台走,一边频频转身挥手与我告别。
儿行千里母担忧。看着儿子渐渐远去的身影,我心中半是不舍半是忐忑:半大的孩子即将成为一名军人,不知道他将要面对怎样的艰难和挑战……
年5月,还在读大一的宏韬经过层层考核选拔,被确定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军用枪射击比赛。在江苏省教育厅、省军区和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宏韬和其他7名国防生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封闭式强化训练。
南方六、七月的气温总是居高不下,地表温度经常能达到40℃以上。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宏韬每天要进行14个小时的卧姿百米射击训练。由于长时间压迫肘部,他的尺神经受到了损伤,右手麻木无力。医生说,如不及时休息和治疗,很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我一边焦急地帮他寻医问药,一边在电话中反复劝他多休息或者退出训练。
“赛场如战场,战场上没有逃兵!”儿子态度坚决,“咱农村人不怕吃苦也能吃苦,今天我作为国防生更肩负着使命与责任!”就是凭着这股韧劲儿,宏韬在训练上开足马力、精益求精。苍天不负有心人,儿子和他的同学们在最后的角逐中,获得了全国军用枪射击比赛团体亚军的好成绩。
宏韬后来告诉我,一开始他确实是为了顺从我才踏入军营,但渐渐地,在光荣的集体中他找到了榜样、力量和方向,也理解了我期盼他能够在部队里磨砺德行品质、实现人生价值的良苦用心。
作者儿子
“谁敢要我的命?”
“这么大的事情您怎么不告诉我?还要隐瞒多久?”宏韬手里握着诊断书,满脸惊愕地看着我。
“你打小就孝顺,我生病告诉你,你再急出个好歹来,还会影响你在部队工作。再说,我这不好好的嘛。”
年年初宏韬休假,在家帮我做家务时,无意间发现了我宫颈癌的诊断书。
那是年夏,我被确诊为宫颈癌二期,身心都亟须儿子给予照顾和支持。当时正值宏韬毕业分配,因为他综合排名第一名,可以优先选择岗位,但他在选择辽宁和海南两个地方时犯了难:选择辽宁是因为离老家抚顺近,方便照顾我;选择海南是因为那里有更具挑战的单位。作为母亲,谁不希望儿子离家近一点,生活得安逸一些?可转念一想,多几个亲人来分担我的痛苦,非但不能减轻,反而会加重我的自责感!于是我决定不告诉宏韬我的病情,并对他说:“只要你在部队有所作为,不论你走多远妈妈都支持你!”
宏韬进入海军某特种部队的初期,我曾不止一次地流下眼泪,那些在电影《冲出亚马逊》里才出现的镜头,在他身上真实上演……按惯例参加“魔鬼周”极限训练:他们每天凌晨5点起床,要完成连续17小时的高强度训练,直到次日凌晨才能休息;在前7天的训练中,必须完成累计超过5小时的耐受瓦斯训练、20小时的低温训练、30小时的山地冲坡训练,其间还要穿插强行军、野外生存、战俘审讯、抗饥困等高强度训练课目……连续高强度的训练,导致宏韬腰椎间盘突出3节,为了不中途退出,他10天连续吃了60多片止痛片。
我得知这些后大惊失色:“你不要命了啊!”
儿子却笑道:“谁敢要我的命?”
这些训练内容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就像露着尖牙的魔鬼一般可怕,但宏韬和他的战友们面对肉体与精神的一次次淬火,没有一人退缩。
真的不敢想象,从小体弱的儿子如今蜕变成为一名充满血性的特种兵。每每想到这些,我心里有说不出的自豪和欣慰。可一想到儿子身上的伤痕,我就疼在心里,也只能在电话里叮嘱他注意安全、保重身体。
知母莫若儿。电话里,宏韬告诉我,南方有一种毛竹,在生命的前4年里它生长得非常缓慢,但在第5年的雨后却会以惊人的速度飞速生长,在短短的几天内就可以长到十几米高。宏韬说,他和战友们拼了命地去训练,也许有很多人觉得他们这样做不值得,但他们要像毛竹那样,扎下很深、很结实的根。他日亮剑,战之必胜。挂了电话,我静默许久才明白,是部队的培养和磨砺,使儿子迅速成长,让儿子学会了以奔跑的姿态不断前行。
那年,我也如同“特种兵”一般顽强地同癌症做斗争,进行了宫颈切除手术,手术顺利,术后也没有复发。面对儿子的担心,我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妈妈还等着享你的福呢!”
作者和母亲
“快看看,有没有咱家小韬?”
最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宏韬在高强度训练之余还会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火热的军营生活。这两年他先后有余篇(幅)作品在报纸、杂志上刊登。不能陪在儿子身边,这些寄到家的新闻作品却可以慰藉我和我母亲对宏韬的思念之情。
我的母亲年逾古稀,听力退化,又不识字,我就大声地读给她听。母亲就像一个单纯的孩子那样坐在那里认真倾听。
“你们家的‘朗读者’又开播啦!”每当这时,邻居们就会打趣地朝母亲喊道。
“是啊,我大外孙子的文章我得好好学习。”母亲总是自豪地回应。
有一天晚饭后,母亲没像以往一样出门散步,我好奇地去房间看她,发现她正聚精会神地收看央视《军事报道》。以前只看东北二人转的她居然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