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其皮损表现为簇集分布、沿神经分布的红斑、水疱,伴明显的神经痛。目前认为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后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
PHN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病理状态,由于水痘-带状疱疹感染后直接导致外周神经的炎症反应,进而引起患者的疼痛。发生在脊髓时,细胞受到病毒的侵袭,触发炎症反应,最终会导致C型感受区的激活,从而出现后遗神经痛。
有以下情况的患者更容易出现PNH:1.疼痛评分:评分越高发生PHN的危险因素越大,尤其>6分时。2.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病、发热、高血压等)越多,发生PHN风险越大。3.免疫低下/免疫抑制状态: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淋巴瘤(近两年内发生的患者)、口服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等。4.皮损位置位于头面部及躯干,发生PHN的风险较高。5.年龄越大,发生PHN的风险越高。6.接受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PHN的风险和严重程度。
治疗上: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尤其是皮疹出现72h内给药有预防PHN的作用。此外,必要时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亦有帮助,例如对于累及三叉神经、皮损范围广的患者,排除禁忌的情况下,每日口服激素(通常指强的松)1mg/kg,连用7天,后逐渐减量。另外,对PNH进行分层止痛治疗,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选择不同类型的药物。对轻中度疼痛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中重度疼痛使用阿片类止痛药。当上述药物无法控制疼痛症状时,可以考虑使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这类钙通道抑制剂,如效果不佳可考虑选用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或三环类抗抑郁药等药物。
具体使用哪类药物,还请正规按医嘱进行,切勿自行选用药物,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后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