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衡针灸法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跟传统针灸刺法相比疗效显著,医院全军平衡针灸中心的一篇论文《平衡针灸治疗肩周炎例临床研究》中,其临床治愈率可达83.6%。那么我们慢慢来了解一下,它是如何做到的吧。1、平衡针灸学是以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充分利用人体的信息系统(即神经、经络与体液系统》和针刺技术的反馈效应原理,以针刺为手段,选择人体的健侧某一特定穴位,来激发调动病人的自身防卫系统依靠病人自己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节。2、肩周炎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无菌性炎症性变,临床表现是以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属于祖国医学“肩痹”、“漏肩风”的范畴。主要临床表现:局部疼痛及活动痛,夜间加重,可放射到手,但无感觉异常。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活动尤其以上举、外展、内旋、外旋受限。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有的患者肩关节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另外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3、主穴:肩痛穴定位:此穴位于腓骨小头至外踝连线的上1/3处。针刺体位:病人取坐位,膝直位,暴露膝关节以下。针刺要求:术者持针手指常规消毒,或带指套。患者穴位局部常规消毒。针刺方法:采用28号3寸无菌一次性毫针1根,用酒精棉球固定针体下端1/3处。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法,提插针刺法。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特点:快速针刺(3秒内)。针刺靶点:腓浅神经。针感远距离触电式针感。疗程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辅穴:颈痛穴.定位:此穴位于小指与无名指指掌关节之间。针刺体位:病人取坐位。针刺要求:术者持针手指常规消毒,或带指套。患者穴位局部常规消毒。针刺方法:采用28号3寸毫针1根,用酒精棉球固定针体下端1/3处。针刺手法:三步到位针刺法。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特点:快速针刺(3秒内)。针刺靶点:尺神经的指掌关节混合支。针感局部酸麻胀针感,个别病人可向前臂放射。疗程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论文经对例5年后随访,功能正常者例,占97.09%;复发82例,占2.91%。足以显现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的独特疗效。4、赵某,男,51岁,北京市朝阳区机关干部。年11月25日就诊。主诉:右侧肩关节疼痛,伴功能障碍2个月。医院、医院就诊,诊断为肩周炎。给予局部封闭和正骨按摩、理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故经别人介绍前来接受平衡针灸治疗。检查肩关节肱二头肌腱压痛(++++),肩峰下滑囊、冈上肌附着点(+++),临床诊断:肩周炎。治疗方疗平衡针灸疗法。取穴肩痛穴。经第一次治疗,疼痛无,3个小时后出现中度疼痛。治疗7次,疼痛缓解12小时;治疗14次,病人自述夜间可连续睡眠6个小时,治疗21次,临床症状消失。年11月随访,未见复发。
公众ang
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