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是一项全身运动,脊柱、肩、肘、腕、手、髋、膝、踝、足等各个关节,以及多块肌肉均参与活动。而且骑行时,路况复杂,需要骑行者不断地根据突发情况进行调整,不但锻炼了身体,还锻炼了反应能力。
但没有完美的运动,爱骑车的人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受到伤病的困扰。不过,如果坚持做好以下八件事,还是可以有效预防“自行车病”的。
1:活动手腕
病痛原因
骑行后很容易出现双手麻木、酸胀无力,就连握笔写字、用筷进餐也会受到影响。这主要是骑行中上肢长时间受压且运动量极小,上肢的血循环减少造成的。当蹬车上坡或逆风前进,加快速度、身体前倾时,腕关节必然会过度背伸,使尺神经受到牵拉;同时上肢的支撑力增加,腕尺管内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因而引起上述症状。
预防方法
长时间骑行时,应每一个小时左右下车活动一下上肢。另外加强对上肢的针对锻炼,如拍篮球、哑铃。此外长时间骑车,宜经常稍稍改变握持车把的姿势,避免总是一个部位受压。
戴手套可以加强把握车把的稳定性,又可以减轻手腕与车把之间的碰撞,也可在车把上套上软套子。骑车过久感到手腕酸痛,可用热水浸泡,或用热毛巾捂。
2:注意保护膝关节
病痛原因
骑车对膝盖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锻炼,医生也会推荐膝盖不好的人踩脚踏车来锻炼。骑车两个小时,膝盖大约需弯曲近万次,自行车是完全对称的,但人的身体却并不对称,人体的各种差异在骑车过程中都会暴露出来。如果骑者操作不当,膝盖也会受伤。
预防方法
把坐垫调整到合适的高度,若是痛点在膝盖前方,提高座垫。若是痛点在膝盖后方,降低座垫。
选择轻齿轮比或较容易的路线,让你的回转可以至少在每分钟60转以上。在爬坡时,时常以坐姿或站姿来交替使用的肌肉。
膝盖受伤后,如果能动,仍需保持合理的运动量;不要使用传动速比太大,蹬起来比较费力的齿轮;上自锁脚踏,它能更正你不正确的蹬踏方式,保护你的膝盖;进行正确的热身运动。
天冷时,人体把血液送回心脏,关节处血液循环减少,一定要注意膝盖处的保暖!天气较冷时骑车,要带护膝或穿长及脚踝的长裤!
3:变换姿势
病痛原因
骑行者身体过度前倾时,为了观察前方,必然要抬头仰颈,这是一种强迫性姿势,可造成颈部肌肉紧张。骑车时腰部的负担最重,时间长了,颈椎关节和肌肉容易疲劳、损伤,可诱发病症。
预防方法
骑车时间较长时,要注意变换骑车姿势。
正确的骑车姿势:上体较低,头部稍倾斜前伸;双臂自然弯屈,便于腰部弓屈,降低身体重心,同时防止由于车子颠簸而产生的冲击力传到全身;双手轻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稳车座位。为了保证正确的骑行姿势,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车辆的选择、车座的选择、车座的调整和车把的调整。
4:推车步行
病痛原因
正常情况下骑车,臀部以坐骨结节着力。但当路不平,受到颠簸落下时,臀部难免向前滑动,使坐骨结节落空在两侧,尾骨成为承重支点。若与坚硬的坐垫相撞,尾骨可能会折断或与骶骨分离,不但疼痛,还会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预防方法
路面严重不平或起伏较大时,臀部离开坐垫或下车推行。
5:带足够的水
病痛原因
骑行时大量出汗后,身体会极度缺乏水分,造成不适,甚至发生晕厥。
预防方法
出门骑行时,一定要带足够的水。也许有些车友会对以上说法嗤之以鼻,认为危言耸听,但只要在骑行中稍加注意,把握好度,必然能在快乐的骑行中收获健康。
6:保护跟腱
病痛原因
跟腱位于脚腕后部,连接腓骨肌肉和脚后跟,如果车座太高,你必须用脚尖尽力去踏脚蹬,长时间地过于用力会导致肌腱受损。
预防方法
调整坐垫的高度,骑车的时候脚掌和脚踝成90度尽量不要动。如果是长途旅行时应尝试用脚的不同部位进行蹬踏,以免肌腱过于紧张。
7:做好防晒
病痛原因
骑行时由于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之下,易导致的皮肤损伤和发炎。
预防方法
在脸,鼻子,胳膊,手臂,颈部,耳朵,裸露的腿部等部位涂上防晒霜。伤疤处的组织对阳光非常敏感,如果有伤疤,请用衣服和其它东西盖住。在腿和手臂上穿戴腿套和臂套。炉甘石液和冰块有助于缓解晒伤。坚持用质量比较好的润肤露缓解症状,并使晒伤部位保持湿润。
8:认真处理擦伤
病痛原因
骑行中如果不慎摔车,很容易造成皮肤擦伤,毛细血管损伤,造成表皮剥脱、翻卷为主要表现的损伤,血液渗透到周围的肌肉组织中造成。但是,如果灰尘,沙粒和其它异物进入伤口,会导致伤口感染!
预防方法
把擦伤的地方竖起来,有助于防止出血。创面需要用刷子清洗干净。为了保持伤口清洁,穿的衣服宽松点。擦伤面积过大时请注射破伤风疫苗。
END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分享到你的朋友圈
投稿合作请邮件至:pro_xugang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贵阳白癜风专科医院